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茶阳窑白釉褐彩文字盖瓶赏析

(2015-04-26 18:06:38)
标签:

旅游

文化

历史

收藏

时尚

元代茶阳窑白釉褐彩文字盖瓶赏析
文、图/永乐收藏网瓷版(明清版)版主  陈 平

  茶洋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东南约34km太平镇葫芦山村茶洋自然村。(距高铁站、高速路15公里,距太平镇政府15公里。外福铁路、闽江水路、北岸公路沿村而过,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属福建水口水电站库区搬迁村。距离行政村1公里处有一处宋代窑址及多处摩崖石刻、伏虎庙 )地处闽江中游,窑址主要分布在面临闽江的东北面。山中蕴藏着丰富瓷土,山上植被茂密,山谷潺潺流水,窑场濒临闽江,水运便利,具有开造窑场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北宋中晚期至元,制瓷先民开设十余处窑场,延续数百年。窑炉遗迹均为斜坡式龙窑,其结构形状、构筑工艺和所使用的窑具、烧制方法均与福建所发现的宋元时期是龙窑雷同。著名的茶阳古窑址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3,古窑炉遗迹10余处。二十上世纪晚期,福建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先后2次对茶阳的大岭干和安后山的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器物青釉、青白釉、酱()釉及绿釉器物。器型有碗、盏、盘、碟、洗、盆、花盆、钵、高足杯、瓶和罐等。发掘揭露出的窑炉均为斜坡式龙窑,其结构、形状、构筑工艺及所用窑具、装烧方法等均与本省发现的宋元时期龙窑雷同。大岭干出土的器物器型及纹饰与两宋流行的器型、纹饰大同小异。安后山出土的浅腹碗基本特征与本省元代同类器相吻合。专家研究后确认,茶阳窑创烧于北宋中晚期至元代,延续数百年,衰于清代(清代茶阳窑主要烧青花瓷,当时西芹窑也烧青花瓷)。尤其是该窑元代生产的褐彩盖罐很有特点。    http://www.yonglsc.com/UploadFiles/clubfiles/2012-10/2012102014265771401.jpg

      上图为笔者藏元代福建茶阳窑白釉褐彩文字盖瓶,口径9.1厘米、足径7.2厘米、高23.4厘米。瓶盖似一倒置的碗,造型古朴,釉面温润,器身外壁腹部以褐彩(氧化铁)楷书“山奇水秀”四字,文字古拙,书写娴熟,富有时代风格。外壁施釉不及底。底胎干老,土沁自然。修坯修下不修上,时代风格明显。耐人寻外的是山奇水秀,为回文诗词,所谓“回文(亦称璇玑)诗词”,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读之成韵的诗词。相传为前秦时期秦州刺史窦滔之妻苏惠所首创,为中国诗文的最高境界。她创作的回文诗有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都可以是一篇诗章,堪称是一篇巧夺天工的名作。
    褐彩楷书四字回文诗(词),“水秀山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从水、秀、山、奇等四字排列组合计算,可以组合成二十四个词组,笔者(从水字)正读作水秀山奇秀山奇水山奇水秀奇水秀山等;从水字逆读作水奇山秀奇山秀水、山秀水奇秀水奇山等;逐步退一字读作水山秀奇山水奇秀秀奇水山奇秀山水。横读作山奇秀水秀山水奇奇山水秀”水秀奇山”等;相反读作秀山水奇水秀奇山水奇秀山奇山水秀;相向读作秀水山奇”、“山奇秀水”、奇水山秀和山秀奇水等。共读出二十四词组,足见古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水秀山奇一词可正读、逆读、横读、相反读和相向等读法皆可,反复吟诵,词句朗朗,诗情涌涌,妙趣丛生,令人拍案叫绝。笔者用数学计算方法(个数为4*3*2*1=24 )尝试做了一次排序分析,但是鉴于对诗词韵律的方面知识了解不多,要知其所以然,真是谈何容易!笔者不揣浅陋,发表此文,本意是向广大方家讨教,诚心期待众位方家有意教我。奇罐共证,不亦乐乎?

     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湖田窑青白釉带盖瓶,瓶小口,短颈,硕圆腹,肩部置对称的双耳,圈足。瓶盖形如倒扣的茶杯,口部脱釉。里外满施青白釉,釉质光润,釉面开片。底部露胎无釉。  
    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镇为代表创烧的一种瓷器。亦称“影青”、“隐青”和“映青”。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青白瓷是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俗称“假玉器”。由宋迄元,青白瓷盛烧不衰,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主要有江西浮梁景德镇窑、南丰白舍窑、吉安永和窑,湖北江夏的湖泗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