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青花瓷青料之珠明料篇
文、图/永乐收藏网瓷版(明清)版主 陈 平
珠明料主要产自云南省曲靖(宣威镇)、会泽和宜良等地,也称土墨、大青和碗花。云南省自古钴土矿资源十分丰富。珠明料记载首见于明王世懋《窥天外乘》中,“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铛(宦官)镇云南,得之(珠明料),以炼石为伪宝(假“回青”)。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张浦生先生在其著作中仍将珠明料称为“回青”)”。明正德《云南省志》也说,“姚安土产,货用大青”。大青就是珠明料。由此可见,在明代正德晚期,一种堪与回青媲美的优质青料产销已经被宦官垄断,并被当做“回青”卖到景德镇官窑谋取暴利。时人亦俗称云南青料为“回青”,为区别于西亚进口的“回青”,遂将之以皇姓国名昵称为“朱明料”。清灭明后,为肃清明朝在各个领域中的影响,改“朱明料”为“珠明料”,一直延用至今。珠明料从明正德晚期已经开始使用,迨到康熙中期方普及。珠明料烧制的青花瓷呈色纯正沉稳,色泽浓艳,层次分明,被称为“翠毛蓝”和“宝石蓝”。或云翠毛蓝之色调为珠明料和浙料混合使然。
珠明料发色堪称青花瓷的标准色调,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明代中晚期一直到清代,官窑优质青花料来源向来高枕无忧,无中断之虑,有赖于斯。民窑也获准购进朱明料制瓷,青花瓷进入暂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青花文化。
古人把云南产质地较好青料称“珠明”,次之名“省庄”,再次者叫“黑花”。好的珠明料中氧化钴含量在5%左右,而氧化锰则含30%左右,云南各地产的珠明料质量良莠不齐。尽管云南产珠明料的地方有
30多处,但以曲靖、会泽和宜良等地青料质量较好,外观呈灰黑色块状,昆明、牟定、华亭和曲靖等地所产者则次之。产钴矿的山,树木大都矮小且稀疏,俗称为“瘌痢山”。清代嘉庆年间,云南珠明料便成为景德镇的主要青料。
民国时期珠明料供不应求,价格昂贵。洋料因价廉物美,景德镇制瓷者大都趋购洋蓝料(日本、德国进口化学纯氧化钴)。珠明料用者寥落星辰,仅供脱胎、粉定厂家使用。建国后,景德镇高级细瓷仍使用珠明料。21世纪珠明料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