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场
(2023-06-22 19:15:06)
扬场,也叫扬麦,是指收割回来的麦子经过晾晒、碾打之后,麦粒和麦糠混合在一起,趁有风时用木锨一锨锨扬起,把麦粒和麦糠分离出来的过程。
农业社生产队时期,
扬场必须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拿着木锨站在上风头,把旁边的麦子一锨一锨地扬起来。木锨在空中划一个大弧,麦粒落地,大部分麦糠被风吹远,还有一些自由下落到麦堆上。这时,站在下风头的人,待麦粒落地,用扫帚一下一下把浮在上面的麦糠扫走。就这样,一扬一扫,一扫一扬,被分离出来的麦粒堆成小山。最后,麦糠被农人收拾到一起,冬季用来煨炕。
记得我十八岁时,高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劳动,
起先,父亲一个人扬两锨,看看风向,然后队上几个扬场的人蜂拥而上,挥动手中的木掀向上抛散着麦子,麦粒像弧线一样重重落在地上,麦糠随风飘到外边,还有一些麦子和麦糠混在一起,其他社员要用扫帚及时清除,扬一次,扫一次,再扬,再扫,就这样要反复无数,才能完成。
那时候我年龄还小,每天才挣七八分工,扬场的活干不了,只能帮忙扫麦糠。我戴个草帽,抓好扫帚,总是看不准时机,不是早了,就是晚了,麦子常常落到扫帚上。父亲只好扬得慢一些,看我扫完再扬。跟着大人们扬了几次场后,慢慢地我也能跟上趟了,一扬一扫,动作熟练,上下配合的不错。
这白天扬麦,还好操作。晚上扬麦,真是折磨人。有时候天热一点风都没有,只有先睡在麦场的麦堆旁,等风到来。一发现有风,队长就会叫社员们起来赶紧扬场。
关中平原的夜风也会吹来凉爽,有经验的老农捧起一把麦粒和麦糠还混合着的麦子,向空中使劲一抛,既试试风力又看风向,然后选好方位,说:
“
众人手持木锨,你一锨我一锨奋力抛向空中,木锨挥动处,麦粒混着麦糠被抛向空中,在空中飘散开来。麦粒重,如雨珠般落得快,会落在近处
,慢慢形成麦堆;
说起这扬场,要根据风力大小掌握挥锨的力度。风力大时,麦子要扬得低一些,如果扬得高了,一些麦粒也会被吹到麦糠里。风力小时,要扬得高一些,如果扬得低了,一些麦糠又会落入麦粒堆。
真正的好风,社员们称二马黄风,既吹走麦的芒屑又把麦颗吹不走。会扬麦的人借着风势,扬起麦来很顺手,一蹬一抡,弯腰、直腰,麦子在空中划出的孤线,随风抛散开来,很是好看。那些老把式们晚上甚至不需要灯光,借着月亮或星光一般都能把麦子扬出来,扬好了。
扬麦的活很累,也很脏,往往扬一场麦下来,人们头上身上到处是麦糠,个个灰头土脸。麦的芒屑让所有人脱掉背心、汗衫和那看不出颜色的粗布上衣,同时脱下布鞋,倒了鞋壳里的麦颗,顺便在那个泛着绿色有小红虫的水瓮里洗头,洗脸,洗前心后背,麦糠扎、踅、痒,有人端起没放糖精的铁桶,喝一口,喷一口,清理口鼻吸进去的尘沫。
现在想想,过去生产队麦场上,社员们在一起扬麦的场景,蔚为壮观,人们围在一起手起铲落,只听得一阵阵“哗、哗”落地的麦粒,似天女散花似的,地面逐渐显现出像巨形鱼脊背一样的一大堆麦粒,这时,庄稼人脸上总会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来。
随后生产队又自主发明创造了扬场风扇,给电机上安装了三片风叶及护罩,焊接在高高的三角铁架子上,方便快速,扬场速度提高了好几倍,且麦子和苡子分离得特别干净。
现在有了联合收割机,机械代替了人工,麦粒在麦田里就能直接收获了,不用了以前繁琐的收麦工序,已看不到昔日摊场、碾麦、扬场的情景了!
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让社员们倍感身心疲惫!麦子从种植,到收割,到打麦、扬麦、晒麦,到颗粒归仓真是每个环节都洒下了农民们的汗水,真可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