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

标签:
朱仙镇运粮河改造历史文化老有所乐 |
朱仙镇文化苦旅(连载)
声明
版权属于我,有擅自引用或者剽窃都是违法行为,为保护个人版权,特此声
明!
上篇
十、朱仙镇古迹及改造
3.镇中运粮河的改造
现在,朱仙镇镇中运粮河正在改造,让我们转换话题,先睹为快吧。
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民商四万多户。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贾鲁河——当时的贾鲁河直通朱仙镇——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明清两代东镇是重要街市。乾隆以后,黄河决溢...镇中屡遭水患,东镇地势较低,商贾多由东镇移至西镇。
这是我初来朱仙镇,感于这条我视之为珍宝而实际是荒草萋萋,污水变幻颜色的臭水河,希望能改变其命运再现当年繁华,哪怕改造成一张景观名片,也还能发挥其现代作用啊!
运粮河改造的必要性,领导早就想到并付诸行动了。看看我拍的图片:绿苔覆盖,夏天发臭,冬天则有寒风吹乞丐瑟瑟发抖的凄怆。想想昔日的高傲,能不令人潸然?也就知道改造的必要性了。
我想归我想。都不如领导想——
好在,此后不久,改造就有了施工蓝图。
改造蓝图会告诉你:朱仙镇以运粮河和大石桥为中心,再度繁荣发展的机会到了!如图:
前边说了,这条河也叫运粮河。从贾鲁河而来,现在式微了,河中间小溪流般的污水又流向贾鲁河。贾鲁河是他的母亲河,心胸自然博大有度。但他现在流向哪里,我还迄无考证出来。也许,越流越细的它,已经变成一挑蚰蜒,不知所踪了。
既然有了蓝图,又已经动工(只是碍于疫情时不时地停工),未来的大美(现在各地都爱如此自美)朱仙镇还远吗?
当终于动工,我又和同样喜欢的人站在大石桥上看并评头论足,指出哪一点不够理想,哪一点又多余了等等...
还是看看图片吧。可惜,我拍的照片没有乡贤李云明的专业相机拍得好,这里只好借用他的以下两张:
施工好像很顺利,前景也更吸引人。不几天,我看到了右岸呈阶梯形式的混凝土浇铸的建筑物。干什么用的呢?是不是让然游客更亲近河水?
以下是改造后的效果图。只有到了改造完工,身临其境时,古今同在美,如在画中行,恐怕任谁都会流连忘返。
你看,效果来(图)了——



古色古香倒是很能吸引人;彩霞也为朱仙镇的未来助威。
效果图是艺术彩绘,其中还有艺术家的想象和再创造,不从纸上下凡到民间,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是不能作数的。更何况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一定还有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甚至辗转曲折的变数。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疫情来了,银子也没了...
后来,我越看越不见进步,整个施工像锈死了的钟表,停摆了。我不奇怪。因为各地都有先动工,当资金不到位的时候,就只能等...那就让我们的梦在不解的苦恼中耐心地等吧。
那边有岳飞广场施工战犹酣,来了个戛然而止;现在,运粮河改造工程也半死不活的...紧接着,我们还看到了不该有的。如图:
可惜,“天”不随人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