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4日

标签:
启封故址老有所乐旅游文化 |
朱仙镇文化苦旅(连载)
声明
版权属于我,有擅自引用或者剽窃都是违法行为,为保护个人版权,特此声
明!
上篇
五、探访开封市的前世——启封故址
记得光明日报一位记者来开封时,大概是在公交车上遭遇了尴尬,也许是没人知道他是大报的记者而敬重他。回去就写了一篇腌臜这座今天看来不如北上广而历史上不但是北宋国都更曾经是全世界第一大城市的文章。他恶狠狠地说,你们开封、开封(他的语气显然强调了和开即开放相悖其实是一种孤陋寡闻的“封”字)还要封闭到几时...公交车也就十几路云云...
从整篇文章看,猜度他的用意,也就是出口恶气而已。反正是自己的报纸,不愁发不出来。却令我这个爱钻牛角尖的傻老头儿至今不忘,还得天时地利之先,有幸几次来到这座城市之滥觞——位于朱仙镇东边直线距离不到五六华里的古城村的启封故址,看到并了解到为避汉景帝刘启讳,“启封”一下子变成了“开封”的历史掌故。
中国这种“避讳”危害多矣!它令历史扭曲,也给后来的读书人添堵。比如古人为避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尼山)的“丘”,后来的好事者就把丘姓的丘字都改成了邱...为尊者好像很荣耀;为读书人倒像恶搞!这一来就令天下姓丘的人都等同于换了个姓氏,实在是对邱姓人的一大亵渎!
开、封,就是封闭的意思吗?非也!喝啤酒要开启封盖,可见开和启是一个意思,“开封”就是打开大门,迎宾!是名词也是同义字的叠加!记者孤陋寡闻连历史事实都没搞清楚就可以出言不逊?
这些都与本文关系不大,我不也想出口恶气,回应那位不知高低的记者嘛!
好了,回归正题。
2020年仲秋,一个还算不错的天气,我(又是)骑着电三轮带着夫人出发了。这次的目的地就是前文说的启封故址。
出朱仙镇,沿030乡道过崔寨左边的桥(已是危桥。右边还有一座桥),曲曲折折,不几分钟就看见村口的一个圆拱形铁制大门头,上面写着古城村三个字。恰好,村头就有一位老者蹲在一根进村的线干旁,好像没啥事儿。于是,上前搭讪。听了我的问题,他站起身来,用手指向偏西北不远的一片茂密的林子,说,那儿,就是那儿了。于是转过头,在我们身后,他感慨道,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来过了,有的还是国外的。有啥稀罕头儿?
路面因村村通已经硬化,几分钟后就看清了又一片林子以及北头的三间屋,
到达三间小屋的田间还有人在劳作。
从小路到目的地还要穿越耕地,因为田间的“生产小道儿”泥泞不堪,我留下妻子看守而只身前往。走近了,第一眼就看见这个:


人啊人,是这个世界最可宝贵的!别看帝王们高高在上,自以为至尊无比无人敢不听他的话。却不明白没了人,你当谁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