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植酸营养更好

标签:
谷类豆类植酸发芽发酵 |
分类: 饮食 |
去掉植酸营养更好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草酸,知道吃菠菜之前要焯水,不然会影响钙的吸收。那你又知道吗?植酸作为谷类和豆类食物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存在,同时也是制约谷类和豆类营养价值的原因之一。那么,要怎么去除植酸?还是焯水?
相信只要有一点烹饪常识的都知道,焯水去除植酸根本就不现实,不具有任何操作的可能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早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方法一:发芽
完整的豆粒中,植酸的存在不容忽视,影响豆子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怎么去除植酸是一个关键。对于保存完好的豆粒来说,发芽是最好的去除植酸的方法。在豆子发芽的过程中,豆粒中的植酸被分解破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率都有所提高。而且豆芽味道鲜美,没有所谓的“豆腥味”,适合炒菜、煲汤、凉拌等等烹饪方式。
最常见的豆芽有黄豆芽和绿豆芽,还有少数的花生芽。而且,干豆子中基本不含有的维生素C在豆芽中也是大量存在的,维生素C能美白、抗氧化、抗癌、提高免疫力等,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好处多多。
完整的豆粒能发芽,不能发芽的怎么办?大米也要发芽才能吃吗?白面怎么办?
方法二:发酵
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白面,通常也叫”细粮“,其实基本是不含有植酸的,植酸在粮谷类食物中,普遍存在于粗粮中,还有加工细粮过程中被我们丢掉的那部分中。
大米植酸含量1.0-1.5毫克/克;精粉植酸含量2-4毫克/克;
大米米糠植酸含量58毫克/克;全麦粉植酸含量6-10毫克/克。
在我国,工业制取植酸的原料就是米糠和植物胚芽。所以,如果主食食用纯细粮,根本不用考虑植酸的问题。
粗粮和豆类都可以用发酵的方式来去除植酸,把粗粮和豆类磨成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发酵,能支撑美味的发糕。例如:把黄豆粉、玉米粉和白面按照1:2:4的比例混合,经过发酵后,做成的发糕营养美味。黄豆、玉米和小麦粉中的蛋白质经过氨基酸互补,能够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去除植酸不会干扰到矿物质的吸收,营养又美味。
祖先生活在物质贫瘠的时代,却留给我们无数的珍宝,古老的养生智慧,可以穿过亘古的时空,讲光芒洒在科技的大地上。就是因为粗粮中顽固派植酸,才要更加注意主食的粗细搭配!
郭宇(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
电话:13552414397
QQ:844933640
微博:@郭宇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