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酸性体质
(2015-09-18 12:54:35)
标签:
健康酸性体质ph值酸性尿液 |
分类: 饮食 |
浅谈网络语酸性体质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容易患癌症……”,一系列关于酸性体质的恐怖留言在网络上喧嚣尘起。人体确实有PH值,在7.35-7.45之间,有一点化学知识的人都知道,pH值是在0-14之间,pH值为7时是中性,小于7是酸性,大于7是碱性,那么,真的存在酸性体质吗?
在自然健康的人体中,血液的pH值通常呈现弱碱性,在pH=7.4左右,而人体的pH值是在7.35-7.45之间。倒是,真的可以说是和酸性体质对应的碱性体质。人体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不断的被摄取,人体这部精密的一起,会不断的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发的将pH值维持到健康范围内。
被公认的对人体不好的碱性食物是肉类、鱼类等,能给人体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如果人体一次性摄取过多的蛋白质,体液就会偏酸性,为了将pH值调节到最佳状态,身体会自发的从骨骼中汲取钙离子等碱性物质中和体液的酸性,将pH值维持在最佳最健康的7.35-7.45这个范围之间。这也是为什么说过多摄入蛋白质会造成人体缺钙的原因。
2、酸中毒不是酸性体质
网络语:尿液是酸性的,就是酸性体质。
网络行流传的辨别酸碱体质的方法就是用pH试纸测量排除的尿液,根据尿液酸碱性判断自身是酸性还是碱性体质。但是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人体pH值也是维持在7.35-7.45之间,但是如果出现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就会测出尿液是酸性的,但是,这是因为酸中毒引起额尿液pH值改变,而不会酸性体质导致尿液变成酸性。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生病,即酸中毒,使尿液变酸,而不是因为酸性体质,所以生病,尿液一直是酸性的。
3、用碱性食物调节酸性体质
网络语:酸性体质的人应该多食碱性食物,少吃或者不吃酸性食物。
化学上,关于区分食物的酸碱性,是食物燃烧之后所得的灰分,测量灰分溶液的pH值,区分食物的酸碱性。灰分含有磷、硫、氯等与元素,是酸性食物,包括禽畜肉、鱼虾类等;灰分含有钾、钙、钠、镁等元素,是碱性食物,包括蔬菜和水果、豆类、奶类等。但是,外界燃烧所得的灰分,和人体消化吸收之后产生的物质,不能混为一谈。
人体的消化吸收及各种复杂的代谢,产生很多物质,这些物质有酸性的有碱性的还有中性的,不能一概而论食物的酸碱性,更不能根据食物燃烧之后多得的灰分判断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之后产生的物质。
酸性体质这种说法源头在哪里已经无迹可寻,是不是中医的体质辩证体系中的分支,也无法判断。维持身体健康,需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乐观的心态,不是通过只使用某一种或某一类食物来达到。最合理的饮食就是荤素搭配,少油少盐。
参考文献:
李时明 著《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
郭
于
郭宇(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
电话:13552414397
QQ:844933640
微博:@郭宇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