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融合·乡土赋能:农村英语教育者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2025-09-07 11:22:35)
标签:
安庆市三名工程考核 |
分类: 英语教研基地 |
——安庆市“三名工程”培训交流成果
一、问题溯源:农村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1 角色割裂:教师多扮演“知识传授者”,育人目标依赖说教(如“要爱护动物”),缺乏情境浸润
2 资源孤岛:校本教研封闭化(如曹湖初中初期“单打独斗”状态),跨学科/家校协同薄弱
3 评价脱节:活动成果停留于手抄报等形式,未与素养发展深度绑定
基地调研印证:87%教师认同育人价值,但仅35%能系统设计融合路径(2025年3月问卷)
、角色融合:三维赋能策略与实践
(一)课堂渗透者→情境创生者(从“告诉”到“浸润”)实践创新:
1 本土情境重构
2 深度体验设计
(二)活动组织者→素养孵化者(从“操练”到“生长”)
协同路径:
活动类型 农村实践案例 协同主体
劳动+语言 “农田日记”项目(U7 A Day to Remember): 记录插秧工时数→用英语撰写劳动感悟→发布“The Value of Sweat”广播稿 生物教师+家长
文化+技术 “春节非遗双语vlog”任务: 拍摄年俗(祭灶/做米糖)→添加英文解说词→生成二维码分享 美术教师+社区老人
成效:寒假特色作业中,92%学生用目标句型描述年俗(如“Sticky rice candy means family reunion”)
(三)教研参与者→区域联动者(从“独行”到“共研”)
基地经验提炼:
1 跨学段协作:初中教师(吴小阳)指导小学教师(胡艳芳)设计《My Favourite Season》育人目标链
2 洲区教研体:汇口初中嵇璇老师公开课《Beauty in Common Things》
三、反思与进化
1 挑战应对
2 未来方向
农村教育者需化身“乡土文化转译者”,在课堂情境再造、项目化活动、区域教研联动中打通协同育人脉络,让英语学习从“课本认知”走向“乡土认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