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2017-04-03 12:11:57)
标签:

古迹

风景

摄影

昨天早上,是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我们从龙王潭飞瀑一侧,踏着弯弯曲曲的千盘石级,翻上了圭峰山顶的绿护桃源。只见山顶上面已聚满了游客,而游览车还不断从山下运来客人。山上小食店前面挤满了人,有人要买鱼蛋,有人要买粉条,有人要买牛腩罗卜------,游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食着,看着他们吃得滋滋有味的样子,我们几人感到口水也流了下来。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登山,我们走走停停,也感到累了和口渴了,为了节省时间,只好拿出自带的矿泉水和和甘薯干片吃了起来。稍事休息,为了解决一直萦绕我们心中几个疑问,我们迫不及待又出发了。

向前走着,首先见到的是龙潭第二级水库,湖面较大,象一面太极图造型的大镜子躺卧在那里。见有路边的石头贴着天鹅湖的字样,看样子,很快就要凿字了。新会人常说的“六湖屏”就是现时绿护桃源。“六湖屏”是古时山上自然形成的六个湖,在海拔300多米的山上,面积200多亩,古人把她叫作天湖,绿护屏只是一种更为文雅的叫法,因经常有天鹅等水鸟在湖中觅食,所以陈白沙把她叫鹅湖。我认为可以把前面的二级湖称为天鹅湖,但一定要记得把后面的一级湖称为天湖更为合适,因为她更为美丽超群,在群山绿树花草的伴护下,她显得超凡脱俗,衬托绿护屏更象人间仙景。

忽然一阵鞭炮声吸引我们的视线,我们赶快地拿着相机往人声鼎沸的地方跑了过去。只见一大班群众正围着烧猪拜祭,烧猪前面插满了香和腊烛,他们手上烧着银宝和纸钱。我感到时奇怪,前面既无山坟,又无其它东西,不知他们拜祭什么?我问一位约六十多岁的阿伯:“你们在拜山么?“不是,我们在拜祠堂。”我一听,有点愕然。阿伯接着说:“这里原有一间我们的老祖祠堂,上面放着很多神主牌,1973年政府看到我们山上人家因交通不便利,远离现代生活,便动员我们迁落了山下,把这里开荒成500亩茶场,现山下还有一条绿护屏村,我们姓欧,约600百多年前,老祖宗两夫妻为躲避战乱,在山上过着牛郎织女般生活,现已开枝了500多人,新会本地人把我们叫作客家人。”我看到附近还留有两口古井,就知阿伯说的话不假。这条村古称“玉壶村”,又叫绿护屏客家村,陈白沙先生少年在“玉壶书馆”读了三年书,常在这里钓鱼,后来又常在这里参修、写诗、写文章和教授学生,他在这里留有大量遗迹。

之后,我们还参观山上的樱花林、黄花梨林和三角枫叶林,这些树都是新种下,还未形成妙景。我们1989年重阳节登高,见这个地方还比较荒凉,只有一些庄稼地和破旧民居,现因改成景区,象换了一个新天地。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再登临,在那百花盛开的季节,这里会更加妖艳动人,更能让我们领略山中的无限风光。

经过我观察,圭峰山天湖不是火山口形成的,解决了我心中的一个疑问。圭峰山的群山面积55.1平方公里,含十多座山峰,海拔最高的云峰山海拔545米,圭峰山、大山海拔约440米,积一些湖水,不足为奇。传说中的客家人在宋末明初已居住在这里,解决了我心中的另一个疑问,人家在这里都生活这么久了,其实都不能算是客家人了。

好风景怎么能没诗助兴,暂且借用明代大儒陈白沙的诗作抒发一下感情吧!

  《七律·次韵李子长抵江门之作》

                 明.陈献章

        江门之流水千春,玉台之山多白云。
             此山若解留人住,
此水应须与客分。

        云谷丈人终不老,舞雩童子又成群。

        去时若问来时见,寻乐齐前对此君。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江门新会圭峰山绿护桃源上寻古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