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皓首归经研究

(2022-06-27 05:03:06)

皓首归经研究

皓首归经研究(养生)

(2022.6.28)易约

所谓皓首:白头,白发,谓年老。归经: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人生养寿除了孙思邈十三养生法外,还须知如下部位调节:

一、贵精不可泄,即和气。和:和气。贵:至上。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

二、饮食调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保健。健康的身体来自于健康的饮食。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必须改变原来的一些错误观念,对健康饮食有正确的认知。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身体条件不同,对合理化的饮食要求也有差异,但总的原则是:品种多样化,达到互补;摄入适当,忌暴饮暴食;烹调适当,防止破坏营养;实行定时定量,忌食零食;食物要无毒、无害、无污染,卫生清洁。 

三:孙思邈十三养生法

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可见他的长寿心得实在值得学习。

1.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做10次。头顶上有位于人体最高的一个穴位,也就是“百会穴”。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分别叫“四神聪”。百会穴主要是可以升发人的阳气,可以治疗脱肛、头痛,失眠等等头部疾病,四神聪主要是治疗头晕,耳鸣、白发和脱发。头顶的按中医说,头为诸阳之会,所以阳经的穴位都循行通过头部。头部常用的穴位为:风池穴、风府穴、太阳穴、阳白穴、头维穴、神庭穴、角孙穴、率谷穴等等。

2. 目常运。(1)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3次。(2)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3.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1)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2)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 耳常鼓。(1)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重复做10下。(2)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面常洗。(1) 搓手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2) 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7.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复。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8.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命门的位置是在人体后背正中的督脉上,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和第三腰椎之间的凹陷中,简便取穴也就是和肚脐平齐的后背正中。)反方向重复。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最佳法是手指在腰脊椎骨处上下推摩50下为胜。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9.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10. 摄谷道,即提肛。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11. 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12. 常散步。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13. 脚常搓。(1)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共做36下。(2) 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位置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处,当足底第2、3指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处。简单的说,就是在足底(去掉前面的足趾)。共做100下。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慈济佛医学后语:此方简易行之,效果明显,如懂配合呼吸,妙用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