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甲骨文3则

(2024-02-06 16:59:13)
621《甲骨文合集》18258以我在《释甲骨文第六百二十字——重》释的足部动作为声符,以两层(及以上)建筑物为意符,释为,两层(及以上)屋檐。《礼记·明堂位》:复庙重檐。” 郑玄 注:重檐,重承壁材也。” 孔颖达 疏引 皇侃 曰:谓就外檐下壁复安板檐,以辟风雨之洒壁。”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拂高轩而徐薄,名香郁馥;出重檐而轻转,金表含映。

甲骨文表示足部的动作和建筑术语是相关字,两者发音必须一致,不能孤立解释。
甲骨文建筑术语,也就是四阿重屋都在甲骨文中出现。四阿重屋指有四座耳房的重檐建筑,形制类似于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秦朝的阿房宫实际只是整个建筑群的耳房,可见始皇帝气魄之大。



 释甲骨文3则


释甲骨文3则
622《甲骨文合集》19775以祭祀太阳神鸟的的祭坛为意符,以为声符和意符,指在祭坛上代替神受祭的人,释为曾(僧)。这是一个可以证明佛教产生于中国的字,在《诗经》中写作

《丝路山水地图》和玄奘《大唐西域记》地理比对,脱辛对应今托克逊,苦先新城大致在今奎先达坂附近。撒马尔罕在今焉耆盆地。《丝路山水地图》将撒马尔罕的建筑全部绘成中式建筑,是明代撒马尔罕在今中国境内的一大证据。有人肆意篡改中国第一手史料,说什么画工根据自己想象将撒马尔罕绘成中式建筑云云。是明朝人知道撒马尔罕的真正位置,还是现代人知道?
两者结合,推演出玄奘取经走的是南疆路线,古印度应为唐朝羊同,在今西藏北部。佛教是中国的本土文化。
佛家三宝之一曾(僧)在商朝就存在。在西周写作,见《穆天子传》和石鼓文。
石鼓文《吴人》曾受其享是西周存在神职人员曾(僧)的明证,代表祖先受祭。此处也是证明石鼓文是周成王岐阳大蒐的证据。《吾车》以牲祭天,射牲用彤弓;《作原》斿夏盭道说明旗帜是天子旌旗旌夏二日尌五日说明旗帜纹饰是日月五星,为天子旗帜纹饰,以上都是石鼓文作者为周成王的礼制证据。另有一些比较隐晦的证据暂不展开。
甲骨文中曾(僧)以太阳神鸟祭坛为意符。太阳神鸟在佛教中演化为迦楼罗,《丝路山水地图》《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李白《大猎赋》地理相比对,景教起源于今哈密沁城乡附近,即西域大秦国,所以《圣经》中地名加利利迦楼罗对音,指中国自古崇拜的太阳神鸟。
《圣经》中的加利利在唐朝史料中写作葛逻禄
清朝郭络罗氏可能和早期的太阳神鸟崇拜有关。
太阳神鸟在中国文化中另一个演化的名称为於都斤於都是楚语於菟的对音,指老虎,於都斤意为虎鹫。突厥常处於都斤山,应为今哈密霍墩乔喀山,可意译为灵鹫山。
西域的灵鹫山不止一座,可以根据《丝路山水地图》《大唐西域记》推演其位置,且灵鹫山在今中国境内。
佛经中的耆阇崛山於都斤山的对音,不过不在一处。重名。
海东青也是於都斤的对音,意为虎鹫
孔子为什么将西周曾(僧)改写为
孔子删诗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原来我已经论述过甲骨文多个女字旁字,在现在流传的《诗经》版本中改为中性字,可推演出推动中国文化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演变,是孔子删诗的一大目的。
另一方面,怪力乱神是孔子着力改造的一部分文化,如字与太阳神鸟崇拜息息相关,可能是孔子意图模糊化的文化。
还有一点,曾(僧)字可能和孔子祖先的姓氏同音,孔子希望避讳。《诗经·商颂·长发》濬哲维商,商朝的王姓发音可能是濬哲
我在前面文章反复论证过,古希腊文化为中国本土文化,即西周猃狁;佛教为中国本土文化。则苏格拉底和释迦摩尼是同一个姓氏。日本的权臣苏我氏家族也可能是此姓氏。元朝佛教萨迦派可能有释迦氏的血统。
那么商朝的王姓,以及本篇所释的曾(僧),发音可能接近shi或者shinga,后面的音节是鼻浊音,可能是斯基泰人,古代波斯人称之为Saka(萨卡人),分为戴尖帽塞人、饮豪麻汁塞人等。
三星堆8号坑出土一件尖帽持杖立人像,双手环握着一根龙头杖,龙头在下,龙身在上,尖尖的帽子上还装饰着鹿角。
如果上述推论成立的话,释迦氏在中国历史上至少担任国师以上角色。

 释甲骨文3则


释甲骨文3则
62385以我在《释甲骨文第六百二十一字——重(建筑术语)》释过的为意符,以曲折表示趋势向下,倒立的心形为会意字释为沮丧,再以沮丧为声符,释为出水,指重檐庑殿顶的四面坡。

从甲骨文出水(建筑名词)可以进一步推断商朝四阿重屋是四个耳房,有重檐,且是重檐庑殿顶四出水的建筑,形制类似于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摩尼殿。
甲骨文出水重(建筑术语重檐)是强相关的字,确定了其中之一的音义,就可以确定另一个。
甲骨文出水是一个后挫音字,我已经释了若干甲骨文后挫音字,如《释甲骨文第五百六十八字——铺作(后挫音字)》《释甲骨文第五百六十九字——辅佐(后挫音字)》等,后一个音节发短促的ci,类似于日语促音。
汉语有简化的趋势,早期岁次简化为族次简化为。尉迟乙僧题字用族次,则和阗语和商朝甲骨文后挫音字发音有接近处。

释甲骨文3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释甲骨文5则
后一篇:释甲骨文7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