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媪乍父鼒》释甲骨文6字

标签:
历史收藏杂谈文化 |
《媪乍父鼒》“媪”字左侧“镺”为声符,右侧“女”为意符。
《甲骨文合集》31015“镺”字以“木”为意符,以“嚻”为声符,表示枝条长的样子。桃之夭夭,“夭”通假“镺”。31015“镺”通假“敖”,通《渔家傲》的“傲”,是一种音乐形式。
甲骨文中“媪”字将“镺”写在“女”字符头部,见《甲骨文合集》2668。“媪”是对年长女性的尊称。
《媪乍父鼒》以“十”字形为声符,以鼎下有很多细小柴火字形为意符,释为“糗”,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楚辞·九章·惜诵》:“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商朝金文“亞醜”字形,“鬼”头部也是以“十”字形为声符。
《甲骨文合集》25223和25224的构字法是一致的,都是锅下面有细小的柴火,表示锅里面是熟肉。
25223以“肉”为意符,是统称,释为“脀”,盛在鼎俎里的熟肉。《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告祭脀。”
25224以“爿”为声符,是个形声字,释为“膰”,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熟肉。《左传·成公十三年》“祀有执膰,戎有受脤。”
甲骨文中“脀”“膰”二字,和《媪乍父鼒》“糗”一样,以鼎足附近很多柴火状表示熟食。
《媪乍父鼒》拨浪鼓字形,释为“鞉”,《诗经·周颂·有瞽》:“鞉磬柷圉。”
《甲骨文合集》6352“鞉”字形与《媪乍父鼒》“鞉”字形相似,更强调拨浪鼓鼓槌摆动之形。6352“鞉”为地名,对应周朝宋国曾定都的“陶”。陶朱公范蠡即是在此地数度富甲天下。
《媪乍父鼒》中钟形字符与《甲骨文合集》20578比对,释为“铣”,古代钟下的两角。
《媪乍父鼒》铭文“糗鞉铣册”通假“祝祷享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