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骨文籍田之地“妾媚(千亩)”

(2023-01-17 20:06:05)
标签:

历史

收藏

文化

杂谈

《甲骨文合集》655“妾媚”应为商周天子藉田之地“妾媚(千亩)”。

甲骨文籍田之地“妾媚(千亩)”

《诗经•载芟》记载了千亩的准确位置,“千耦其耕,徂隰徂畛”,“千耦”通假“千亩”,即《甲骨文合集》655中“妾媚”。

“隰”和“畛”是千亩的两处城邑名。《散氏盘》中“隰”“畛”二邑属于“迺(敖)”国,在《散氏盘》中,敖国将千亩的“隰”“畛”两邑划给散氏。散氏是周朝蔡国的可能性较大。

《散氏盘》西北起源于“工隹”,即甲骨文“工隹”邑,大致在今荥阳鸿沟,根据甲骨文记载,“工隹”距离“京”“商”一天可达。“京”应为春秋郑国京城,“商”应为大邑商。

《散氏盘》东南至“大沽”,今郑州管城回族区大湖村,所以西周敖国、隰邑、畛邑应在西周河川转弯处,西周河川大致相当于今贾鲁河。元朝将河川改名为贾鲁河是中原地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从《散氏盘》地理推断,“隰”“畛”应为春秋息国和轸国。

甲骨文记载商王藉田主要在“廼(敖)”“萑(管)”,距离《散氏盘》“隰”“畛”较近,应该都在千亩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