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西域(一百零五)

标签:
历史收藏文化杂谈 |
关于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的位置,我要说一声抱歉,因为西域地名重名太多,第一次推演的结果有误。
原来我推演的伯利恒应该是《丝路山水地图》的“把力黑”,在今库尔勒附近。但是结合《蒙古秘史》推演,耶稣出生的“伯利恒”应在成吉思汗埋葬之处“不儿罕山”,“伯利恒”是“不儿罕”山的对音。
要找到成吉思汗陵需要若干《圣经》地理对照,比如耶律楚材的《西游录》回鹘城“别石把”应该是《圣经》中亚伯拉罕与人盟誓的“别是巴”,哈密附近的“葛逻禄”应该是《圣经》耶稣经常活动的“加利利”地区等。
《圣经》出埃及的“埃及”应该是哈密东“鸭子泉”,汉文典籍中“焉耆”,突厥文三大碑中的“Az”。西域还有很多地名和“埃及”接近,比如今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的“阿合奇”,应该是提到犹太人(汉文典籍称“嚈噠人”)圣城时所指的“埃及”。
“伯利恒”这个地名有可能有若干个语义来源。其一为氐语和波斯语。唐代以前今哈密附近氐族较多,氐族与今日本文化关系较近。
波斯《列王纪》中的“波斯”应为西域“播仙镇”,经常与之发生战争的“中国”由“Chin”翻译而成,应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大秦国”,在今哈密沁城乡附近。
与波斯《列王纪》“波斯”干戈相向的“罗马”,根据《丝路山水地图》,应为位于今吐鲁番盆地的“鲁城”(鲁迷)。
西域还有另外两个比较重要的“波斯”,都是发音相近容易混淆,具体历史事件须具体分析是哪一个“波斯”。比如和田地区的皮山县是不是和其中一个波斯有关呢?
英语天堂paradise的前缀para,和日语中表示“天照大神”所在的“高天原”的“原”(hara)是同源的。“原”浊化以后即是para,日本地名“秋葉原”,平假名あきはばら,“原”就浊化为“bara”,接近耶稣出生地“伯利恒”的发音。
如果根据《圣经》地理找到成吉思汗墓,那么《圣经》源自中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巴比伦”与波斯语、氐族语中para-, hara音义同源。
而耶稣出生地“伯利恒”,却是来自另一族语言。目前不能再进一步解释“伯利恒”“不儿罕”的意义了,否则成吉思汗陵的位置呼之欲出。
成吉思汗陵及周边可能存在的十几个大汗陵墓,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在他们得到妥善保护之前,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