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西域(六十五)

标签:
历史收藏文化杂谈 |
《封神演义》中“闻仲”闻太师,与中国石雕、玉雕领域的“翁仲”比对,应该是个氐族语词,表示“巨人,长人”,有辟邪之意。
另有翁仲是秦始皇时代的一个大将,姓阮,身高一丈三尺(合今2.39米),显示翁仲是巨人族。秦始皇东征六国时,秦始皇令阮翁仲将兵把守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阮翁仲果然不辱使命,多次击退外族侵犯。
我们现在依然能够看到,南朝、唐、宋、明、清帝陵的神道两旁,各具情态的石翁仲(石刻的文武官员)。
玉翁仲又名玉立人,古人佩戴玉翁仲用于辟邪。
巨人族翁仲在中国地位非常高,上古防风氏属于巨人族。大禹杀防风氏以立威,耐人寻味。《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截之,其骨节专车。"
屈原在《天问》中问到,“何所不死?长人何守?”“何所不死”以后我会谈到,“长人何守”是问巨人族守在哪里?根据於阗的王姓“尉迟”推断,巨人族守在“於阗”,“尉迟”是氐族语,通假“闻仲”“翁仲”,是巨人的意思。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必须尉迟敬德守门才能睡安稳,应该是因为“尉迟”氏是上古巨人族的后代,有辟邪的功能,太宗是把尉迟敬德当活翁仲了啊。
长人所守的於阗,根据《穆天子传》《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推断,应该在今哈密黄田农场附近,“黄田”是“於阗”的对音,是从唐代至今不变的地名。
波斯《列王纪》中“和田”和“中国”总是捉对儿出现,“和田”应指尉迟氏镇守的於阗,“中国”由Chin翻译而来,应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大秦国,今哈密沁城乡附近,也是碑文中记载基督教的起源地。
《蒙古秘史》中“翁吉剌惕人”应为“尉迟(翁仲)”氏后代,“翁吉剌”是“尉迟”的对音。“翁吉剌惕人”在阿勒台山附近,也就是哈密金山附近,可以确定蒙古早期龙兴之地。
波斯《列王纪》显示和田和“中国”在今哈密东部,罗马在今吐鲁番盆地,波斯在今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之间的“播仙镇”。
或有人说,波斯《列王纪》波斯不是指今伊朗一带,罗马指今欧洲罗马一带吗?
波斯《列王纪》中记载很多战争、求医事迹与现代地理不符。
试举一例。
第八册中记载波斯保存对耶稣行刑的十字架,罗马向波斯讨要。
现代欧洲罗马和现代伊朗距离超过3000公里,古波斯又不信仰基督教,会把十字架做到3000公里以外?古罗马再走上三个月,为了再花三个月把十字架运回欧洲罗马?
虽然身心正常的人类一般不会这么做,我也不敢断定古罗马不在今欧洲罗马,古波斯不在今伊朗。万一当时两地住的是神不是人呢?万一往返两地只是一张飞毯的事儿呢?万一神喜欢带着十字架坐飞毯呢?
中国史地资料显示古希腊起源于中国,《丝路山水地图》显示古希腊都城在瓜州附近“阿丹城”(雅典),《那先比丘经》言大秦国就是阿荔散,结合《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推断,亚历山大城在今哈密沁城乡一带。《丝路山水地图》显示古罗马在今吐鲁番盆地,“鲁城”,西域鲁迷;明代以前撒马尔罕在今焉耆盆地。亚历山大大帝最终征战的巴克特里亚Bactria应该是今新疆巴楚县附近。
那么《奥德赛》中奥德修斯遇到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Polyphemus),独眼巨人应该指尉迟氏族人。尉迟氏是氐族人,崇拜二郎神杨戬,独眼巨人应该指开了天眼的尉迟氏族人。好像幻影移形大法运用不当缺了身体部件,开天眼传到西方成了独眼。
《奥德赛》中的“奥德”是“於阗”的对音,但是此处的“奥德”不是指於阗国,而是“奥德”的本意。回纥语的otto,安多藏区的“安多”,现代内蒙古鄂尔多斯,都是从古希腊“奥德”这个词演化而来。
或者从基督教的角度,伊甸园和汉文典籍的“於阗”,和《奥德赛》中的“奥德”,都是同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