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西域(六十六)

标签:
历史收藏文化杂谈 |
中国地名重名问题比较严重,比如於阗,就有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荷田乡,安多藏区,哈密黄田农场,今新疆和田地区等与之重名。
唐朝尉迟氏为王族的於阗应在今哈密黄田农场附近。原因有二。其一,敦煌莫高窟已发现於阗国国王李圣天的画像,此地距离哈密黄田农场较近,距离今新疆和田地区太远,指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可能性比较低。
其二,波斯《列王纪》显示和田和中国距离很近,中国是由Chin翻译而成,应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大秦国,应为今哈密沁城乡附近,而今新疆和田地区附近没有这样一个大秦国。
上一篇已论及,於阗国王族尉迟氏应为巨人族之意。尉迟氏著名画家尉迟乙僧的名字乙僧可用氐羌语来解释。
中国史地资料显示古希腊起源于中国,《丝路山水地图》显示古希腊都城在瓜州附近“阿丹城”(雅典),《那先比丘经》言大秦国就是阿荔散,结合《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推断,亚历山大城在今哈密沁城乡一带。《丝路山水地图》显示古罗马在今吐鲁番盆地,“鲁城”,西域鲁迷;明代以前撒马尔罕在今焉耆盆地。亚历山大大帝最终征战的巴克特里亚Bactria应该是今新疆巴楚县附近。
也古希腊文化,楚文化均主要源于氐羌文化。那么尉迟乙僧的“乙僧”通《伊索寓言》的“伊索”,通《离骚》的“离骚”,通佛教文化中的“亘娑”,为“白天鹅”之意,新疆已经出土若干《伊索寓言》写本,这些是古希腊文明起源于中国的重要证据,不能弃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于不顾,随便断定她们是外来文化。
日本保留了大量氐羌文化,包括网上雅谑为“地中海”发型的,和氐族延续到西夏的发型一脉相承。
氐羌文化向东影响到日本,向西发展为古希腊文明,梵语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最后一段“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可以用日语较好地解释。
“揭谛,揭谛”可释为“ちゃった,ちゃった”表示动作、作用完全结束。
“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可释为“ばれちゃった,ばれしちゃった”。ばれちゃった是“完全明了了,露馅儿了”的过去式,ばれしちゃった是古日语过去连体形。し是确定《心经》这段咒语与现代日语关系的非常有力的证据。
“菩提萨婆诃”可释为“ぶっと すればいい”,“ぶっと”表示“决绝地”,“”しる”表示“做,干”,“ばいい”表示为了得到特定结果,这么做十分必要,表示建议、鼓励、说话人的期望,多用于下达指示的假定形。
《心经》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翻译成现代日语为:
“ちゃった,ちゃった,ばれちゃった,ばれしちゃった,ぶっと すればいい。”
从发音、语义、句型、语气,现代日语是和《心经》最后这段咒语最契合的语言。
翻译成汉语,可以译成:
“已矣哉,已矣哉,显明矣,大白矣。勉力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