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民族大融合的背后

(2018-03-06 00:00:20)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杂谈

五胡乱华

分类: 历史杂谈
在民族大融合的背后

在民族大融合的背后

应博友之约,希望能说说五胡乱华一事,这个颇是为难,这一段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历史教科书对其是一笔带过,从而知其内幕之人甚少,能说个大概的必是精通历史之人,我对这一段历史曾反复地下过不少功夫,但至今也是昏昏然,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都是高抬自己了。写就写吧,一段小文是说不出个大概的,只能说是我对这一时期的一点感受而已。

这一时期大致是从氐族首领李雄占领成都,自号“成都王”,随后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山西离石,建国“汉赵”开始,时间是公元304年冬天。终于鲜卑北魏统一中原,时间是公元439年,大概有135年之久;而五胡则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在除江南的东晋地域之外的中原大地,相互杀戮,称帝建国,前后共计有二十几个国家,其中也包含汉人所建的国家,一般称作十六国,有些渣渣国家,或者存活没几天的,就忽略不计了。

之所以被称作五胡乱华,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中国历来就是各民族杂居的大家庭,所以很多人是将这一段历史称之为“乱”,而不是“侵”,同日本侵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他们有不少人原本就生活在这一区域中,看得高尚些是把其作为兄弟之间的内斗,这也是现在有些人把岳飞的抗金、文天祥的抗元及史可法的抗清,在民族英雄这一概念上争论不休的关键所在。在民族大融合的背后

五胡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晋书》中,我并不是一个大汉民族主义者,但在历史上,汉民族一直是对异族有着很强的防范心理,这个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吧,从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的称呼中就能体会到个中滋味。而这一时期的五胡乱华,却使大汉民族人口仅剩下三百万,几近亡种灭族。

让我至今想不明白的是,明明这一时期是中国最黑暗之时,而我们在接受历史教育时,往往强调的是民族大融合,看到的是对历史车轮前进的赞美,却不知道这车轮之下有多少的血腥,有多少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他们只轻轻地用“倒退”一词来掩饰了所有,以至于我现在一看见这“民族大融合”几个字,便阵阵地心悸,似乎在这些编书人的眼中,只有这诗人和艺术家是可以出现在这一时期中的,其它的,你们不知道也罢。

之所以说不堪回首,说的是这一时期的残忍程度,那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最典型的就是吃人,史书中我们只知道在饥荒年间,饿殍遍野之时会发生这种现象,但在这一时期那可谓是一种常态,在这一中国与人类历史最黑暗的时期,却有许多人被大规模地宰杀烹食,尤其是女性。在民族大融合的背后

 我没有考证过在当时的少数民族中,有多少还保留有食人的兽性,但在这入侵中原的胡人中,却显得十分的普通和野蛮,其中尤以羯和鲜卑为最。

史载,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慕容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至于那羯族简直就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了。史载他们行军作战没有粮草,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汉族女子为双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冉闵灭后赵后,一次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达二十万。这些汉族女子不是被掳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为家畜。不仅随时随地被奸淫蹂躏。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有五万名少女落入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在民族大融合的背后

 到了南北朝时,拓跋鲜卑的拓跋焘发动三十万大军进攻宋国,居然不带一点粮草,如果掠夺的食物不能解决需要的话,就只能是掠人而食了。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干的。虽然我们知道后来历史上的女真,蒙古,满族也很残暴,但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纪录。今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根本无法想像五胡乱华时期的血腥与残暴,以及我们汉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难。

至于其它如掘陵、焚烧、屠城、抢掠等等,那都是稀松平常事了,有数据说,当时华北地区人口在八年之内消失了90%,据《晋书》记载:“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而那些无力迁徙的北方汉族,则命运悲惨。胡人所到之地,尽皆屠戮。真可谓“狼烟千里,十不存二”。

五胡乱华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大浩劫,尽管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知之甚少,但在教科书中至少应该提到这野蛮民族在历史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不能因为一说少数民族便首先想到“团结”二字,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并不是要激起什么历史上的仇恨渊源,如果对这发生过的事也要遮遮掩掩,改来遮去的,学这历史还有个毛用啊。在民族大融合的背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