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标签:
杂谈历史情感文化霍去病 |
分类: 历史杂谈 |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昨天写了卫青,今天很自然地要写霍去病,标题中的霍嫖姚句出自杜甫的《后出塞五首》,以其受封嫖姚校尉,故名。北周庾信
《咏画屏风》之十:“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蹈海几同陆君实,破家终愧霍嫖姚
霍去病,一个中国历史长河中永远闪耀的名字,他多次以少胜多战胜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是一位少年将军,杰出军事家。他与卫青并称“帝国双壁”,留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
霍去病给人的形象永远是白马银袍,英武神勇的少年英雄,他只活了24岁,是如巴顿一样,他是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的英雄,他用兵来如急雨,去似狂飙,出神入化,犁廷扫穴般驰骋往来于匈奴腹地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每战必胜,是史上真正的不败战神。
值得庆幸的是,他虽然出身于奴婢群中,但随着姨母卫子夫当上了皇后,他也随着卫氏家族的平步青云而改变了命运,并得以左右在汉武帝的周围,在18岁时,首次随舅舅卫青,以骠姚校尉的身份北击匈奴,开始了他神武的战争生涯。
他率领卫青给他挑选的800名骁勇骑兵,一往无前的向北杀去,莽莽草原,人迹全无,也不知走了几百里,发现了匈奴的营帐,霍去病身先士卒,衔枚而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过去,大获全胜。此战意外地斩杀匈奴数千名,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及相国等大人物,出奇制胜,勇冠全军,所以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冠军一词由此而生。
当他奏歌凯旋时,汉武帝派人赐给他美酒几坛,他不独享,而是把酒倒入井中,与三军将士共饮,一起共享胜利的喜悦,从此,这儿出现了一个永远的城市,它叫“酒泉”;当汉武帝因他的战功要给他盖豪宅时,他连一句感谢话也不会说,只轻轻地吐出了八个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以他的豪情婉谢推辞。
好一个“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充满了为国舍家的耿耿忠心和豪迈慷慨的英雄气概,它伴随着一代名将霍去病传唱了几千年。历代都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因他的这句话,写下一首首不朽的诗篇来赞颂他的功绩。
大气磅礴、勒石飞扬的野性时代铸就了英雄,成就了霍去病,但是天不假年,他在最辉煌的光环下匆匆而过。英雄的生命只停留在最青春美好的年华中。短暂的人生给世人留下无限遗憾。
霍去病留给我们的印象似乎全部来自他的盖世武功,其实他还有鲜为人知的性格特征,此文开头所说的那从来也不承认为其父的霍仲孺,当霍去病立下不世功勋后,母亲卫少儿将其身世告诉他,按说他对这不负责任的父亲完全可以不管不问,甚至还可以憎恨。但却大出人意料,他来到这个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霍仲孺面前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言之甚切,情之动人。随后为这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后来,霍光成了汉武帝的托孤顾命大臣。
人无完人,霍去病这一所为毕竟是瑕不掩瑜,我们依旧记着的是他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封狼居胥的英豪身姿;记住的是他横刀立马,驰骋大漠,所向披靡,血染征袍的少年将军的威武形象。残阳如血,将军不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