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阴文联记事(十五)

(2022-05-11 10:55:48)
标签:

情感

                          山阴文联记事(十五)

                                  黄冀

       文联漫长的岁月宛如一条弯弯曲曲的长河和五彩斑斓的世界。既有欢歌笑语,也有烦闷惆怅。如今,工作中的坎坷忧愁早就消失到九霄云外,只有生活中遇到的、经历的那些有趣的事情、那些无限的美好和快乐在我的耳旁轻轻而无声的荡漾,仍旧闪亮在记忆的长河,令我永远难忘……
        先讲讲李丽的故事。平时李丽上班一般是第一个到达,等大伙去后,已经安顿好了在等待着。2015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打上水后她还没有来,正纳闷着,她进来了,不言不语。仔细端详了一下,感觉在什么地方不一样,原来是衣服上沾了不少垃圾尘土,便问:摔跤了?她道:没有。不和您说了,丢人。她越不说,我越想知道。原来是早上出门上班,顺便提了一袋垃圾,垃圾袋和小包一手一个,刚走到垃圾桶前,远远看到公交车开来,忙着把小包扔进去转身去赶车,小包还没有落下就醒悟扔错。碰巧垃圾桶是刚清理过的,里面空荡荡就她的一个包,俯下身子胳膊伸展还探不到,只好把空垃圾桶搬倒,半个身子钻进去才取了出来。刚站起身,公交车一闪而过,车误了再等下一趟,难为情的是恰好有一个熟人走过:嗨!干嘛呢?捡垃圾呢?她指了指沾满垃圾的小包,满脸通红:扔错了。车没有赶上,还让熟人看到窘态。从此后,只要再倒垃圾,都要仔细掂量一下,生怕重蹈覆辙。
        某年自来水用水紧张,尤其是搬新家后的李丽,到办公室诉苦既没有水又没有买放水的用具,便和刚学会开车的秀云把办公室的水壶灌满给李丽送去。路过一门市,李丽下去买了一个塑料桶,交钱后,和店家提出“再给倒半桶水”。店家夸奖“现在的媳妇真会过日子,买桶还要带水”。秀云和我乘机取笑,李丽又不好跟人家说明,不由又羞又气,弄得怪不好意思,脸像块红绸子一般。
        当年我有一个两头都能拧开的水杯,中间用金属网线隔开,一头用来放茶叶。用此水杯虽然喝不到茶叶,但喝到一半时,一不小心底部的水会“汹涌”而出,倒在脸上或身上,故很少使用。当时和李丽等一个屋子办公,水杯的奥妙她也知道。某天我俩正忙着工作时,一个熟人进来。问他有何事,回答没有事,串门闲聊。因忙于工作,他又没有事,便挥手让座,李丽客气地起身倒水。寻找水杯时,我把目光放在那个两头都能拧开的水杯上,她会心地笑了笑。然后我俩继续校对稿件,熟人在一边翻看报纸。十几分钟后,好戏开始了。我说:水再不喝凉了,快喝吧。熟人喝着喝着站起身:喝了半辈子水成小孩子了,连水也不会喝了,倒了一脸。我俩不约而同大笑,熟人也莫名其妙跟着笑了起来。
        雪梅刚学会开车,下班时未带车钥匙就相随着离开办公室(其实是我把钥匙装裤兜里,并告李丽不要做声)。快到车旁时,我悄悄按了钥匙一下,车灯亮了又亮。雪梅惊诧,翻开包找钥匙,并且自言自语:怎么自己亮了?李丽见状,紧走几步拍了拍车门,车灯又亮了。包里翻遍都没有找到钥匙的雪梅说:走的急,忘记带车钥匙了,我回办公室取一下。等她下来后,李丽已经打开车门把车发动起来,雪梅方知是我俩合伙作弄她:真不够意思,哪有主席、副主席联手作弄一个下属的。
         再讲一下淑珍的故事。某年夏天,蚂蚱猖獗,路上到处是车轮压死的,墙角也聚集了一撮一撮的。上午骑自行车到大院后,看到停车场也有不少,随手捉了几只带到办公室。看到女同志办公室桌上有一管口红,便拧开取出口红塞入蚂蚱再把帽子盖上转身进了隔壁我的办公室。一会儿传出数人的尖叫声,声音格外恐怖,足可用胆战心惊、毫毛倒竖、心惊肉跳来形容。对门住的是一位县领导,听到怪叫后和我同时出来打问情况。原来是孙淑珍看到口红后,随手拨开帽子,马上看到一只挥舞着双足的蚂蚱在和她招手。淑珍一边扔掉口红管一边高声“啊、啊”尖叫,尖叫声把背靠背坐着的武秀云惊得丢魂落魄坐在地上,椅子推倒在当地。县领导忙问何因,清楚真相的淑珍与秀云没有出卖我,佯装椅子没有坐稳摔倒了。县领导离开后,大家又一次哄笑。
        由淑珍又牵扯到妙珍,可称为双珍。淑珍是文联同事,妙珍是当年雁北林科所老朋友杨妙珍,双珍本来素不相识,皆因我之牵线才有了相逢的机会。某年,拙作印出后,想送当年的几个知青好友指正,恰淑珍到怀仁办事,便托她捎去。时妙珍在怀仁四中工作,便把手机号码、单位地址写在一张纸上面。写姓名时,想起当年多次被妙珍捉弄,君子报仇,四十年也不晚,便把她当年人人皆知的外号用同音的字写上,还用的是女性常用字,之后加了女士二字。当然,淑珍不知道这些。
         淑珍回来,告任务完成。我问如何接的头,她说按照地址、电话号码,提前打了电话,过去以后您的朋友已经在校门口等待。我问“您是某某某吗?没想到对方很腼腆,竟然还脸红,最后羞答答地接收了书。”
         淑珍说看到对方别别扭扭的不自然神情,有点质疑对方是不是我当年文中写过的初恋。
       晚上,林科所知青微信群热闹成一片,妙珍和大家把与淑珍的接头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末了又愤愤地说:我根本没有想到一个和我素不相识的人一见面就叫我的外号,看着对方很斯文的样子,又大老远来送书,我心里再不舒服也只得点头承认。能把别人外号郑重其事地叫出来的真没见过。背后啥原因,你们想去哇!话毕,群内一片哄堂大笑,有的还说“肚子都笑痛了”。
    闲暇的日子里,每当回忆起这些有趣的往事,情不自禁发出笑声,仿佛幕幕往事历历重现。继续回味着和大家在一起的岁月,犹如一株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永不消失,让人回味无穷。
              2022.5.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