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文联记事(十四)
黄冀
和单位的每位同事通过二十多年的交往,都成为了知心的朋友,但从来没有想到他们会突然结伴到家里看望我,让我既惊喜又意外,甚至觉得有点慌张和不知所措。
2021年新年假日里,吃过早饭不一会儿,突然接到建平的电话:在家吗?我们在你楼下,上去坐一会儿。开门一看,没有想到是他和志斌与文联的诸位同事,当时就从内心觉得感动。建平说:新年到了,志斌也正好从朔州回来,和大家相约看望一下老主席。我一怔: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了被慰问的年龄,刚进文联大门的记忆就像昨天。志斌鼓励,人退休了工作不能退休,还要继续创作,多写一些与时代同步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使命担当和信仰情怀。之后大家共忆昔日时光,感叹岁月如水,对几十年的风霜人生颇多感慨,有欣慰、有遗憾、有自豪。
确实如此,刚去文联工作,现在的同事大都没有结婚,结了婚的孩子也才几岁,25年之后,孩子们有的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有的在大学就读,最小的也是中学生。志斌到市文联任职,建平调离文联又重返文联,爱云和我、艳春先后退休,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之后,我们又共同到山阴文联的创建者、老主席高耀文先生家里,亲切询问了老先生的身体状况、生活和创作情况,大家共同希望老先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更大的带动、示范和引领作用。之后留下了四任文联主席的合影。志斌感慨道:如果将来文联修《文联志》,这张照片一定会选用的。
端详着八十五岁高龄的高耀文先生满脸皱纹的面容和案头的作品,回顾自己的生活历程,想起再过几十年也会步入步履蹒跚的境况,过去一直感觉自己不知老之将至,但这一刻,却似乎在瞬间有了感觉。以后的日子是开始过倚老卖老的日子,还是去勇敢面对生命的又一次绽放。我诚恳表示,向高主席学习,继续发挥余热,做一名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享受了慰问,享受了愉快的畅谈和亲切的问候,以及短暂的家人般的相处,这一过程一直在脑海里不停的播放。命运安排我们在文联相遇、共事这么多年,可能是因为前世彼此有相欠,让我们在今生来偿还。所以更要珍惜以后的每一次相遇,能相遇就是缘分,我永远心存感激。
2022.5.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