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文联记事(十六)
黄冀
文联漫长岁月的最后几年,庆幸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产生交集,参加了精准扶贫工作,从而使工作生涯的记忆更加美好、厚重。如今扶贫工作已经结束,乡村振兴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当时间停靠在最后一站,我也开始了退休生活,闲暇之余回味过往,总会想起扶贫那些年的那些事……
文联扶贫工作队队长是李丽,队员是王雪梅。我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一直和她们共同行动。几年里,两个村的贫困户家里我们去了一次又一次,初春、盛夏、深秋、寒冬,不同的季节里闪烁着不一样的扶贫故事,诉说着脱贫攻坚的细节。
那几年,我们三个和镇、村干部为了做好两个村的数据维护工作,在工作时做到了兢兢业业,确保了数据的精准。在每月的走访工作中,我们对在村的进行入户走访,村外的也都设法联系见面,曲折坎坷的小路上,哪里有沟,哪里有树,哪户有多少口人,情况如何,大家都记得一清二楚。我们宣传最新的扶贫政策,落实应该享受的扶贫政策,并且收集他们的诉求,了解每一户的实时情况。一旦发现贫困户家庭人口有变化时,就及时做好自然人口增减表,并向镇里反馈,从而使贫困户数据动态更新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腊月的最后几天,人们已在贴春联和福字,挂起红灯笼,李丽和雪梅还在用自己的补助给贫困户送米面,并把我历年积存的500册书籍赠送给村委会的图书室。
几年的扶贫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成果为大家带来了幸福与美好,成为我们一生的记忆。而扶贫工作之外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也不会在记忆中淡去。
某夜工作完成之后,回到县城已经是深夜,把她俩分别送回巷口后,仍放心不下,便先给雪梅去了电话。雪梅接通电话后说,没有事,进家了。没有想到她的电话没有挂好,里面传出夫妇二人的争吵声……我听了几句,感觉事态很严重,便和李丽商量连夜过去解劝。李丽说:放心休息吧,没事的,我了解我的老同学(雪梅丈夫小杨与李丽中学时期是同桌)。我总觉作为单位负责人,工作是我安排的,半夜回家导致夫妇争吵与我大有关系。心中有事,一夜没有睡几个小时。
次日晨,和李丽早早到了雪梅家。进门一看,雪梅在井井有条收拾家,小杨兴致勃勃看早间新闻。李丽说:我说没事,您小题大做,虚惊一场。我则气不打一处来,看到他们茶几上的羊腿骨烟枪,狠狠地吸了一通,指着满屋烟雾和烟灰:一对活宝,让你们干净……
另一件事发生在扶贫村里。我们在上午开始入户调查,填写台账,不知不觉过了中午,三人肚子咕咕叫。在路旁等待时,发现一个破败的院里有一株结满沙枣的大树,问村民:可不可以上去摘?村民回答:这家人早搬迁了,沙枣自生自落,没有人管。三人大喜,翻进院墙,边摘边吃。饿了的缘故,手没有洗,沙枣也没有洗。吃饱后,望着高处的沙枣,不摘可惜,三人又小心翼翼上了树,每人的裤兜和她俩的小包也装得满满的。
一会儿功夫,李丽指着我说:虫子。低头一看,裤子上一条小虫在蠕动。刚弹掉,雪梅又指着李丽大叫:你裤子上有两条呢。大家马上明白了,虫子是沙枣里的。刚才还欢天喜地,一下子沮丧至极。裤兜里的掏出去撒了,小包里的也倒了个一干二净,吃进肚里的悔之莫及。三人还自我安慰:眼睛没有看见就没有吃进去。
回顾那几年的工作,给从没有农村生活的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也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程序。所有的一切,是我们脱贫攻坚历程中的扶贫记忆,亦是我们工作画卷中的美好存在。
2022.5.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