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强中主任:补肾、健脾、养胃,教你一个药膳搞定!

标签:
郭强中健康教育育儿中医 |
强哥说
《周礼·天宫》记述:“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鉴、八珍之齐。”中华药膳文化源远流长,一汤,一菜,一粥,一茶,尽显中医食疗之精华,感恩每一种食材为宝宝的健康带来无尽可能。秋季栗香远溢,栗子又称“肾之果”,有补肾、健脾、养胃功效,今天强哥来扒一扒适合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宝宝食用的栗米粥!
煮“ 粥 ”?
喝粥调补是一种古老养生的方法。白粥本身就很有营养价值,古人往往制成药粥,既可保健养生,又有治病之功。中医认为粥有5大优点:
1、容易消化
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入肠胃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脾胃虚弱的宝宝。
2、抵抗疾病
宝宝生病时身体虚弱,喝药前来一碗稀粥,能激发胃气,更快地赶走疾病
3、防止便秘
稀饭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饥之外,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预防感冒
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
5、延年益寿
喝粥可以延年益寿,五谷杂粮熬煮成粥,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素与膳食纤维,对于年长、牙齿松动的人或病人,多喝粥可防小病,可谓老少皆宜。
认识板栗
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栗,在古书中最早见于《诗经》一书,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据科学实验证实,栗子的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和淀粉高达70.1%,蛋白质7%。此外,还含脂肪、钙、磷、铁、多种维他命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他命C、B1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一般干果都高栗子营养丰富,除富含淀粉外,含有单糖与双糖、胡罗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
中医认为,栗有补肾健脾、强身健体、益胃平肝等功效,被称为“肾之果”。
据《食疗本草》载,“研,和蜜涂面,展皱”。瞧,还有美容作用呢!也适合爱美的宝妈哦!
注意:栗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食可滞气,致胸腹胀满,故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一起煮个栗米粥
食材:
新鲜栗子肉100g,小米100g。
做法:
1. 板栗开水煮2分钟后剥皮取肉,小米清洗干净;
2. 锅中水烧至50度左右即放入上述食材;
3.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大约30分钟左右;
4. 粥熬到很浓稠就可以了,味道也很香甜。
专家点评:
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中医认为小米有滋阴养血、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防治消化不良的功效,加入板栗煮小米粥,味道香甜软稠。 尤适宜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食欲下降,面色萎黄,夜睡啼哭,贫血的宝宝及失眠、容易疲劳的宝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