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不能太功利

标签:
如何学中医 |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中医,但就是很喜欢,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欢。打小儿生病的时候,喝的就是中药,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社区周围大大小小的医生们开的中药都没什么作用,喝了也不见好。反反复复多次以后,信心就逐渐丧失了。后来发誓说如果我要做了中医,一定要疗效杠杠的,一定不能象那些医生那样。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口气填了四五所中医院校,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中医队伍。
一转眼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在这行里呆的久了也明白了很多很多。原来,中医不是那么好学的,科班本科或硕士毕业都不一定能把中药玩转,更不要说“一剂知,二剂已”了。学中医需要刻苦钻研的精神,也需要勤于思考的功夫,还需要读书破万卷的努力,除了这些之外就是要大量临床,参与实战,并且适时总结,纸上谈兵是没办法把疗效提高的。中医不光只是中药,还有针和灸,以及推拿,各种外治法,等等,要练好这些功夫真不是一朝一夕能行的。要成为一名好中医不容易,要成为一名疗效卓著的中医更是难上加难。
在国内做中医不能很纯粹,必须学习大量西医学的知识,这挤占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其实要想把中医的功夫练得很精纯,就必须让自己长期处于中医思维的状态当中,纯粹的中医思维,同时要辅修国学,经史子集都得看,最好还辅修一些中国的音乐、美术、武术等,通过国学多学科的相互穿插学习以达到融会贯通中医之理的目的。这些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引导,光靠高等院校的在校教育目前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得靠自己。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量的传统思维训练能帮助我们启发思维,触动灵感,从而更好的掌握纯粹的中医思维。不要说练习古琴、画国画、练气功等等这些事情是在浪费时间,看上去好像对学中医没什么用,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看事物目光不能太短浅,需要放的长远一点,学中医不能太功利,越是想速成反而越是速成不了。我们现在的学生学中医,不是传统文化接触太多了,恰恰相反,是接触的太少太少了,以至于对很多中医理论理解的不透、不深,然后再用这些浅尝辄止的体会去指导临床,自然疗效会打折扣。
当然了,我所说的研习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但至少可以作为值得参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