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师:轮椅上的言传身教

标签:
师恩如海教育励志 |
2011年的5月初,导师的左脚不幸骨折,在用石膏固定后骨科医生建议其下肢制动至少3个月。可是两周一过,石膏还未拆下来,她就坐着轮椅赶回病房查房了。每个周三、周五上午的七点十五分,都能准时在病房看到导师的身影,她坐着轮椅到检查室给每位患者检查,有好几位患者甚至感动的流下了眼泪。一位接受了全喉切除术的患者因无法说话,用纸条写着“教授,您要好好休息,我们谢谢您!”递给我导师,导师却微笑着说:“谢谢您的关心!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您尽快的恢复,您的康复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每次查房导师都逐一详细了解病史,实习生汇报病史时,导师总是带着赞许的神情认真倾听,即便是学生因为紧张说得磕磕巴巴,她也一样耐心地听完汇报,从不打断。对于典型的病例,她常给学生们提纲挈领地讲解诊疗思路,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的临床思维。记得有一次面对的是一位阻塞性睡眠低通气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她虽然是坐在轮椅上,但仍然把气道的生理结构特点从头到尾一口气讲了个遍,还将发病特点和治疗策略穿插贯通,俨然一部活的教科书,导师虽然坐在轮椅上,但给学生讲课一点都不含糊,令学生们敬佩不已。在学生遇到学习或工作上的困难时,导师总是鼓舞他们积极面对、迎难而上,“不会就学啊!”是她最爱说的一句话。
时隔不久导师就把门诊的工作也重新恢复了,她说,“我病了,还有更多病了的人要等着我看呢!再说我这种情况开诊就是最好的休息。”就这样,周一、周四、周六每天早上七点十五分,坐着轮椅,准时出现在诊室。每每电梯口碰到其他科室的医生时,他们都很关切地问“教授您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您的伤还没好呀!”导师笑着说:“病房还有重病号,不查房我放心不下啊!”进电梯时,导师还总是不忘招呼其他科的医生:“来来来,你们先进,我坐轮椅占地方,你们先上!”诊室门口,那些外地来的病人虽然没能挂上导师的号,但看到她坐着轮椅来开诊,都不好意思开口提加号的事情,只好静静地站在门外,导师见后会心一笑,立刻叫导诊台护士安排给他们加号。9月初,导师由于长期坐在轮椅上工作,引发了腰椎疼痛,骨科医生建议她立即卧床休息,同事们都劝她现在停诊回去休息,去骨科做治疗,导师看着电脑屏幕上那长长一串的挂号名单,一摆手说“没事的,我坐着坐着就好了,不用停诊了。”于是,依旧照常接诊。一天下来,总要看个百八十号,每看一个号就要扭身转腰为病人做前鼻镜、间接鼻咽镜、间接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