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实施方案
(2023-01-10 12:50:02)
《“大思政”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探究
朱读君
1.课题策划筹备阶段:(2022年6月-2022年7月)
在市教研室公布教育规划课题通知后,立即着手准备,积极筹备申报。
2.课题申报立项阶段:(2022年8月-2022年9月)
3.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22年10月-2023年7月)
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筹备会,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根据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组织实施。
课题组人员结构及分工:
(1)课题人员结构:课题主持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线实践和研究经验,课题组主要成员均具备参加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研究人员构成代表不同的层面,形成不同层面互动的立体研究优势;专业结构多元化,有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各专业背景,构成互补的综合研究优势;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能各自独当一面,教科研经验丰富,青年教师干劲十足,肯钻研、善思考、勤动手,从而更好地发挥研究团队的整体作用。
(2)课题组人员分工:
朱读君、崔用平、刘春根:负责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政治教师队伍的研究。
储西保、王立功、夏志华:负责转变教学模式,实现课程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李阳明、叶国松、方以、余倩、王颖:负责利用社会资源,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研究。
4.课题中期总结阶段:(2023年8月-2023年12月)
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5.课题深入追踪阶段:(2024年1月-2024年6月)
6.课题终期结题阶段:(2024年7月-2024年9月)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预期研究成果
(1)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打破传统的一堂课只能由一个老师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思政”课堂,让专业的知识由专业的老师来讲解,实现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上好课、育好人的目的;在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努力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政治教师队伍。
(2)成果形式
与课题内容相关的论文若干篇
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3)成果应用及预期社会效益
课题研究过程中及结题后,将课题研究成果首先在本校全面推广,真正实现“大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一定效果后,再将研究成果上报县教育局,通过教育局将研究成果在全县推广,以期获得社会和家长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