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羽绒御寒国内早就有了

(2023-11-21 15:13:14)
分类: 杂感杂谈

印象中羽绒服、羽绒被这些御寒用品都很高级,都源自海外。其实不然,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三》南道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复纵横纳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纩也。俗云,鹅毛柔暖而性冷,偏宜覆婴儿,辟惊痫也。(出.《岭表录异》)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三》这段话译成白话文:南方各道的酋长有不少人选择鹅的细羽毛,夹在布帛之间,把它当作绵絮做成被,再用线粗粗地横竖缝几道道。这种被子温暖柔软不亚于套了丝絮的被。人们都说,鹅毛柔软暖和属凉性,适合给小孩盖,可以避免小孩受惊吓或得癫痫病。

那时的羽绒被和现在的羽绒被构造做法没什么两样。不仅如此,那时的人们还认识到羽绒被有一定的医用功能,这些方面比现代人还强。

《岭表录异》作于唐代,理论上讲,羽绒被最迟出现于唐代。这是有记载的,这些杂事也难上重要的记载,羽绒御寒的事也说不定秦、汉,甚至更早就有了。

还有,《广州记》(.裴渊):蛮俚不蚕,采木绵为絮。 

有趣的是,羽绒为絮与木绵为絮两段记载的事情都来源于岭南。

宋以前棉花未普及,从这两段记载可推测宋以前岭南地区用什么样的被子御寒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