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2021-04-14 17:51:41)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历史


再次踏上恭下村的土地,不过离上次仅仅过去了两个多月而已。理由就是第一次来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寻找宜慎山庄,结果天色已晚,没有时间完成另一项任务--看恭下村奎元塔。所以,第二次来自然是赶了个早。然后,从大麻镇出来的路上,还看到有旅游指示牌显示可前往恭下村“何爵三故居”。这算是对老牛死缠烂打精神的额外奖励吗?依我看,这个可以有...

这就是村口的仁主庙,后面左侧小路通往绍庐。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然后,仁主庙右侧山脚,就是此行的意外收获--何爵三故居。第一次来的时候,事实上也有注意到这栋房子,因为地理位置相当不错。但是,老牛的时间不够用啊,所以...这次到来,恭下村的面貌与上次对比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明显开始搞基础建设了。例如图中看到的,正在对流经村里的河道进行清理整治,修筑边坡。也得益于此,山边的这两座老房子才会更加显眼地呈现眼前。

明显的,老宅后面有半圆形坡地,我把它理解为类似于围龙屋的化胎部分;屋后树木郁郁苍苍,屋前小溪兜转而过,的确是一块不可多得风水宝地。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拾级而上。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屋边盛放的红色三角梅,却怎么也没想到会被一只雕塑般静静矗立的鸭子抢去了风头...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右侧老宅属于三合院式,名字叫“继善小筑”。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门厅的抬梁架,感觉经历过火灾的洗礼。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左侧的这栋老宅,就是传说中的何爵三故居了。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至此,很有必要对何爵三先生的生平做一个简单介绍了。

何爵三(1905-1977年),家名修担,字士坚,广东大埔县大麻镇恭州下村人。父命亨,幼年贫苦,15岁当船工为生,后开布店为业;家中有兄弟7人,他排行第七。诸兄多数从父经商谋生,唯他从小立志向学。民国9年(1920年),何爵三考上了潮州金山中学读书;次年,父病逝,诸兄多劝爵三停学从商,而他却再三向母亲、兄长力表向学之志,终于得到支持,继续升学。民国13年(1924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在学前后6年(其中预科2年,本科4。从本科2年级起,何爵三就到北京市一些中学兼任国文课、中国修辞专题讲座,颇获好评。民国19年,何爵三从北师大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当即被北京市立四中聘为专职教员,还兼市立二中、河北省十七中、北京师范学校的课。自民国22年起,历任北京市私立国民学院讲师,广东省立黝勤大学文史系教授,省立教育学院、省立文理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国立中山大学特约教授。民国35年秋(1946年8月),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院长。民国38年初,由于政局不定,法币贬值,当局对学院又施加压力,时有学生“失踪事件发生,何爵三深感已经无法维持正常教学秩序,便提出辞职,并于6月间偕同教育界一些人士前往香港。1950年,一心热爱教育事业的他始终放不下心中的那一份牵挂,主动与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联系,要求回高校继续为教育服务。此后回到广州,被派往湖北省中原大学学习,接着参加土改工作。1953年8月起,入广东省文史馆任馆员、馆务委员。1957年,调回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授。

何爵三一生心系教育,悉心教学,潜心研究学问,在学术上颇有成就,对研究教学方法亦甚有所得,其著作有《中国修辞学》、《中国文学史》、《中国民族文学》、《文学概论》、《教学法研究》、《及鸿迹集》、《湟江吟草》等。1929年9月,何爵三曾在《努力学报》创刊号上发表了名为《中国修辞学上的几个根本问题》的论文。此文切中时弊,痛施针砭,高屋建瓴,独具识见,可说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理应载入史册。而在担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院长一职期间,他发表了著名的《我辈青年当思如何靖献国家》的校长毕业致辞,全文如下:“溯芦沟衅启,本院播迁苍梧,兵火流离,弦诵未辍,八载之中,由苍梧,而融县,而乳源,而连县,而曲江,而罗定,全院员生,茹苦含辛,刻意力学,赴建国之盛业,绍文化之大统。迨日人降服,复员广州之诃林,翌夏,余适奉命继长本院,复迁石榴岗原址,力谋院务之革新,校舍之修葺,图书仪器之补充,员生生活之安定,夙夜匪懈,罔敢告劳。越一载,十一届诸生,卒所业而去,为固结情谊,爰编印同学录,籍垂久远,而征言于余。昔杜少陵有句云: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发扬蹈厉,迅赴事功,此固余馨祷香祝于我今日之青年者。惟胜利以还,难窘仍多,曙光在望,夜幕未除,社会风习之坏,每令人不寒而栗。我青年投身于社会,将特立独行,以转移社会风气自任乎?抑随波逐流,哺糟啜醨乎?何去何从,必有明辨之者矣。夫学问思辨,原为一事,推求终知,即知即行。我辈青年,目睹今日边陲告警,疮痍未复,民生憔悴,水深火热,当思如何发抒正义,靖献国家。此儒者之事,亦即吾人份内事也,诸生肄业于此有年,既获哲匠之提撕,复受自然之薰沐,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朝辉夕阴,气象万千,其独立之精神,融和之襟抱,当有得于意言之外,而神与天游,翛然物表者。他日,手此一编,感念畴昔,岂区区以穷达贤不肖论哉?”拳拳爱国赤子之心溢于言表,令人动容,也由衷敬佩。

何爵三先生照片。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故居外围有院子,院门采用三楼牌坊式门楼,飞檐翘角,中间大门采用花岗岩石料,门额书“官阁梅清”四字,应该是以梅明志了;檐下有彩绘与花鸟装饰图案,还是传统潮汕样式。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何爵三故居平面布局为两堂四横式建筑,横屋左侧三排右侧一排。我甚至怀疑刚开始此宅也是两堂两横式,后来由于人口增多才在左侧加盖了两排横屋,也是出于地形所限的缘故。
前面的围院。突出的耳房后面还有两排横屋。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门还是传统样式:石质门框,彩绘装饰。门额书“安善居”三个楷体大字,户对雕刻“诗”、“”二字。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耳房檐下做了一个券廊,洋灰所筑,有一点西洋风格。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横屋内部。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进入主屋参观。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门前卵石铺成八卦形状。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门厅采用潮汕传统特色的鹰爪形瓜柱与夔龙纹斗拱。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梁头雕刻成螭龙形。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中间天井,两侧为廊庑。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堂前梁架上同样有精美彩绘与木雕。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厅前廊道两侧有石质券门通往横屋,门额上有书卷形彩塑装饰。左侧门额书“言德”。语出《国语·周语下》:“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韦昭注:“言德,以言发德教也。”意思是用语言来阐扬德教。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右侧门额书“文行”。语出《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文章与德行。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正厅略显简陋,仅剩下一张供桌了。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也许,这样的朴素与简洁,正正与主人家的“梅清”互相印证吧...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从安善居大门望到对面山坡的景致,颇有些“空山新雨后”的清净爽快。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参观完何爵三故居,就是补课之旅了--看奎元塔。上次由于时间关系来不及看,这次就很从容了,其实一点也不难找,就是在恭下村北边出韩江边的另一条村道上。第一次找不到,也有老牛主观上经验主义作怪的缘故--总以为塔一定会建设在山顶,结果老找不着。原来,奎元塔是个例外。
奎元塔,位于大埔县大麻镇恭下村塔下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84年当地归侨曾集资修葺。该塔为六角五层楼阁式,坐西北向东南,首层边长为2.8米,高约20米,占地面积约105平方米,从下到上逐级收分,顶部设葫芦塔刹。塔身为夯土结构,开前后两门,原来塔内设木质楼板与楼梯,可旋梯而上。有点特别的是,奎元塔并非如常规建在山顶,而是屹立在半山腰位置的山坳处,不知是作何风水上的考虑?因此还诞生了大埔县一句广为流传的歇后语--“恭州塔--堵坳。该塔的保存,对研究清代大埔县塔类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首先看到的是塔身正面,即东南面,正对着恭下村。正面开一方形矮门,花岗岩石质,门额书“奎元塔”三字;门楣上雕刻有莲花户对一双。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塔身上部开有八角形、圆形窗洞。二层八角窗上也有题字,已模糊不清。按照残留的部分字迹及本牛多年的经验,二层题字应为“文昌阁”。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入内所见为塔身背面(西北面),开有较高的长方门,上有券窗。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门边有供桌,供奉的有千手观音、铁拐仙师和财神老爷。这搭配,跨度有点大啊...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内部只剩下少量空架子。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奎元塔后门全貌,户对雕刻“福”、“寿”。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塔身每层之间以砖叠涩出檐,檐角设鳌鱼尾装饰。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各式窗洞与葫芦塔刹。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这张是网上的资料图片,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奎元塔全貌。
大麻镇恭下村之二(何爵三故居、奎元塔)--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