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2021-02-27 18:30:09)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历史

杂谈


接下来的目标是大麻镇大留村。

有朋友很好奇地问老牛:你是怎么确定去哪里的?回答可能太普通了:一半靠找资料,一半靠蒙。甚至有些时候,运气的成分可能还要更大一些。毕竟,老牛又不是神仙。就像这次去大留村,其实比较确切的方向,就是知道大留村有一座梅州市级文保单位--怡和书室,这就是最低目标,保底的;至于去了以后,实际情况和感受如何,其实都是未知数。我能保证的就是,只要心里真正怀着对古建筑的热爱和热情,或许,未来的旅程里都将永远不存在“失望”二字。

所以,几乎每次都感觉是赚到了。


大留村,位于大埔县大麻镇西北约4公里处,县道009西侧。当时的观感,就是村容村貌已经相当不错,可以说超过了潮汕地区大多数农村。这句话,可能会让发达地区的朋友们见笑了,但这就是事实--广东省除了泛珠三角地区之外,粤东西北整体发展严重滞后,甚至还达不到国家平均水平。后来才知道,大留村的变化还是有一些特殊因素的。原来,2019年,大麻镇大留村被国家住建部定为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单位,整个广东省也才两个;而且,大留村还是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的“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贫困村。在这些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再加上村干部与老百姓的辛勤付出,美好环境自然不出所望地呈现眼前。

入村前,县道边观景台所见,这是一座独具大埔特色的两横两堂一围龙式客家围屋。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整座建筑位于稻田中央,残留的黄色稻杆意外地成为了美景的最佳铺垫。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水式山墙。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左侧门额书“突出政治”,这个至今都还不过时。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门略带斜门设计,门额书“省斋第”三个楷体大字。
省斋第,位于大麻镇大留村下围,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华侨周剑波、周仁川兄弟合建。该建筑坐西北向东南,总面宽32.61米,总进深44.82米,占地面积约1350平方米,为两堂两横一围龙式客家围屋。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户对是“福禄”、“寿禧”。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梁头雕刻成夔龙形,梁架上有精美彩绘。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墙面上保留有革命标语。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右侧门额书“艰苦奋斗”。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围屋侧面。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接着其实是往西边山沟里去了。山脚的民宅,环境一流。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鱼塘边小山包上居然还有免费红叶。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重回村中。古民居主要集中在省斋第西侧与北侧(红圈内为省斋第)。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这座建筑是一堂两横加一围龙。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原来是“陈氏宗祠”。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内侧横屋的木式山墙。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继续往西,还有一座围龙屋。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这座围屋叫“成山公祠”,也是一座祠堂。户对雕刻“寿禧”、“福禄”。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与陈氏宗祠一样,主屋是三合院式,两侧加横屋。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木式山墙。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后面山脚的小三合院。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名字叫“友庐”。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接着是“九峰祠”,两堂两横式建筑。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明显的斜门。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寝堂名为“尊敬堂”。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横屋天井。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墙画“山清水秀”图。

潮汕民居偏好彩绘的特色,使旧时农村里能够始终保持有一定数量的民间画工。现在很多传统逐渐式微了,令人惋惜...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边上还有一排房子,大门书“明园”二字。这排房子,其实就是围龙,所以这是两堂两横一围龙式民居。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花胎建在一个弧形的斜坡上,这就是十分典型的客家做法了。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继续往里的山居,让人油然生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即视感。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往北,田间小路通往另一座围屋。当时我的感觉是,此屋的围龙部分被破坏得仅剩一半了,所以只能砌起半边围墙权且充数。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来到围屋正面,居然是有些惊喜在这里的--此屋也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横屋的山墙,彩绘图案粉刷一新。这幅山墙令人有点纠结,不知应该归入土式、还是木式山墙呢...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主屋看来也是翻新不久,门额书“抗建居”三个大字。
抗建居,坐西南朝东北,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直至抗战胜利的1945年方始建成,前后历时十年有余。该屋由在新加坡经营药行生意的侨商周锦棠出资兴建,面阔36.6米,进深32.2米,占地面积约1178.5平方米。按资料介绍,全屋中轴对称,共有五厅、三十六个房间,为两堂两横半围龙建筑(俗称牛角围)。也就是说,该屋的形状是有意为之的。
这就有点牵强了,毕竟,阿牛也是读过小学的人。牛角屋,梅县有一座,算是孤本了。这座房屋的布局有风水学上的考虑,其牛角部分也绝不是围龙那么简单(网上资料图片)。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真正的原因是,原来此屋建造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二层的围龙屋建设到一半的时候,周锦棠毅然决定停工,将省下来的钱捐献给国家,用于抗日战争的需要。楼名“抗建居”,就包含了“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深意!有时在网上看到一些无脑黑海外华人华侨的言论,老牛都会十分痛心。我想,绝大多数的华人华侨,内心还是爱国的。无论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还是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期间,许多爱国华人华侨出钱出力甚至牺牲了生命,为民族独立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牢记与尊重。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户对刻“福禄”、“寿禧”,门匾“抗建居”三字两边彩绘喜庆、吉祥。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中间天井,两侧为廊庑。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花岗岩石柱上特殊年代的标语仍然清晰可见。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门厅的抬梁架。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门厅脊檩底部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包袱锦彩绘。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鹰爪纹瓜柱与狮子坨墩,枋板采用透雕人物故事、花卉与动物。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前廊券门,通往两侧横屋。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雀替通雕的凤凰顾盼生姿,花卉娇艳欲滴,雕工可真不含糊。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二进廊前梁架木雕同样精彩。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中堂内层设有雕花供桌,上有金漆浮雕“重庆堂”三字。中堂居然保留了原木色,这在潮汕民居建筑里属于十分罕见的。潮汕建筑木雕大都上油彩,而且还是大红大绿、感觉十分喜庆的那种。屋主该不是为了把钱省下来捐去抗日吧...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夔龙纹供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出来,房屋的半围龙部分,则主要采用了西洋风格。首先是横屋间的券门造型,其次是凸出的耳屋上建有一座钟楼,寓意“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必须为周锦棠先生点个大写的赞!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券门上题“西园”。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耳屋一层门额书“渝厅”,二层为晒台与钟楼。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渝厅内部,简直就是革命标语展示馆。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伟人的《为人民服务》金句。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纪念白求恩》中的精华...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渝厅采用的是钢筋水泥建造。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钟楼正面,券窗上有青天白日图案。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这就是所谓的“牛角”,二层半围龙结构。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抗建居南侧,一座两横一堂一围院建筑。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装饰精美的木式山墙与金式山墙交相辉映。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木式山墙。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门为斜门设计,上书“大夫第”。失敬了!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从侧面横屋进入。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通往正厅的廊门,难掩昔日俊俏模样。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厅前廊。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两侧券门上精美的彩色书卷灰饰,左侧门额书“霁月”。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右侧书“光风”。合起来自然就是“霁月光风”了。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旧时的一个门额,就涵盖了书法、绘画、诗词等各种题材,琳琅满目,让人心旷神怡。左上角扇面上的诗句来源于唐代赵嘏的《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廊庑的坡屋顶。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丁拱与角背皆采用“龙吐水”图案。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正堂名为“绍庆堂”。堂前悬挂的灯笼,一个写着“周”,说明这是周姓人家;一个写着“新丁”,乃旧时习俗,凡人家有添丁者,就可以在祠堂挂一盏灯笼,寓意家族人丁兴旺。大埔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保存着这项传统习俗。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寝室的挂落可谓繁花似锦,争奇斗艳。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这幅则是以《登鹳雀楼》诗意境为主题的山水画。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主屋为三合院式,两侧为偏厅。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后面的房子就走马观花一番了。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至此,终于到达本次旅程的保底标的--怡和书室,位于抗建居的东北侧(图中红圈内为抗建居)。由卫星地图可以明显看出,怡和书室是一座两堂两横一围龙式客家围屋。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怡和书室西南墙,墙体与屋顶随着地势呈逐级上升的态势。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书室前有半椭圆形风水池,在冬天只剩下干枯的荷杆。若是夏天到来,景象或许就会大不相同了吧...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先到外围,拍张全身照。
怡和书室,位于大麻镇大留村墩下,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是由周仁川、周剑波、周兰阶、周焕庭、周廉波五兄弟合建而成。该屋作坐西北朝东南,为两堂两横一围龙客家围屋,面阔44米,进深33.6米,总占地面积约2250平方米。主屋三开间,抬梁架构,硬山顶。全屋共计有14个厅、64个房间、5个天井和一个后花台。

据资料介绍,五兄弟之父周寿三为清朝进士。据此,老牛深刻怀疑之前参观的“大夫第”就是周家老宅。而之前介绍的省斋第,也是由周仁川、周剑波兄弟合建。周家可谓人才辈出。周兰阶为民国时期东南亚巨富,修建三河中山纪念堂,他也曾捐资500大洋;周兰阶之子周通盛为原新加坡大埔(茶阳)同乡会会长。周剑波之孙周长潮为厦门大学教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2015年,怡和书室被评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屋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以及客家传统民居建筑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这种山墙,之前一直认为是不太明显的水式山墙。现在想想,或者应该归入金式山墙来得更准确些。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围龙屋与横屋之间的小门,采用通透式设计,与赵公武故居类似。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中间的天井以石块铺就。古人就是爱折腾。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内侧横屋的木式山墙。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横屋之间的小门。户对雕刻“福”、“寿”,上了金漆!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门门额书“怡和书室”,户对雕刻“长寿”、“富贵”。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廊前为抬梁架构,灵芝图案坨墩,夔龙纹角背,蓝底金漆,格外显眼。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右侧围龙部分。还是养鸡场...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右侧耳房。中路拱券门与两侧石框窗。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两侧窗额分别书“孝悌”、“忠信”。传统文化的精髓需世代传承。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第一次去的时候,怡和书室并没开门。由于书已经被辟为大留村文化室,照理平时应该开放的,所以后来老牛再次登门造访,终于得以一窥究竟。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这样的乡村图书室,我看可以有。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丁拱与伸臂梁上有彩绘图案。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廊棚通往横屋的侧厅。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横屋天井部分。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堂屋天井。四周依然是下面石柱上截木柱的组合。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又是夔龙纹角背与灵芝坨墩。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正堂名“思文堂”。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夔龙纹供桌,配色十分抢眼。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屋脊上站着瓷公鸡,不是惯常采用的狮子,比较少见。大约取意于金鸡报晓吧...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这次还可以进入横屋与围龙之间的天井。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围龙后面弧形部分是两层楼房,中间有一厅堂;半月形花胎由石块铺就。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围龙屋二层设置通廊。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这是绕到书室外面所见围龙屋部分,一道十分美妙的弧形。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怡和书室正面照。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最后,上公路边观景台,再次欣赏怡和书室的美态。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美丽乡村建设方兴未艾。
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