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镇大留村(怡和书室、抗建居、省斋第)--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十二)
标签:
旅游图片文化历史杂谈 |
接下来的目标是大麻镇大留村。
有朋友很好奇地问老牛:你是怎么确定去哪里的?回答可能太普通了:一半靠找资料,一半靠蒙。甚至有些时候,运气的成分可能还要更大一些。毕竟,老牛又不是神仙。就像这次去大留村,其实比较确切的方向,就是知道大留村有一座梅州市级文保单位--怡和书室,这就是最低目标,保底的;至于去了以后,实际情况和感受如何,其实都是未知数。我能保证的就是,只要心里真正怀着对古建筑的热爱和热情,或许,未来的旅程里都将永远不存在“失望”二字。
所以,几乎每次我都感觉是赚到了。
大留村,位于大埔县大麻镇西北约4公里处,县道009西侧。当时的观感,就是村容村貌已经相当不错,可以说超过了潮汕地区大多数农村。这句话,可能会让发达地区的朋友们见笑了,但这就是事实--广东省除了泛珠三角地区之外,粤东西北整体发展严重滞后,甚至还达不到国家平均水平。后来才知道,大留村的变化还是有一些特殊因素的。原来,2019年,大麻镇大留村被国家住建部定为“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单位,整个广东省也才两个;而且,大留村还是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的“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贫困村。在这些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再加上村干部与老百姓的辛勤付出,美好环境自然不出所望地呈现眼前。
入村前,县道边观景台所见,这是一座独具大埔特色的两横两堂一围龙式客家围屋。


真正的原因是,原来此屋建造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二层的围龙屋建设到一半的时候,周锦棠毅然决定停工,将省下来的钱捐献给国家,用于抗日战争的需要。楼名“抗建居”,就包含了“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深意!有时在网上看到一些无脑黑海外华人华侨的言论,老牛都会十分痛心。我想,绝大多数的华人华侨,内心还是爱国的。无论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推翻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还是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期间,许多爱国华人华侨出钱出力甚至牺牲了生命,为民族独立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牢记与尊重。


中堂内层设有雕花供桌,上有金漆浮雕“重庆堂”三字。中堂居然保留了原木色,这在潮汕民居建筑里属于十分罕见的。潮汕建筑木雕大都上油彩,而且还是大红大绿、感觉十分喜庆的那种。屋主该不是为了把钱省下来捐去抗日吧...
据资料介绍,五兄弟之父周寿三为清朝进士。据此,老牛深刻怀疑之前参观的“大夫第”就是周家老宅。而之前介绍的省斋第,也是由周仁川、周剑波兄弟合建。周家可谓人才辈出。周兰阶为民国时期东南亚巨富,修建三河中山纪念堂,他也曾捐资500大洋;周兰阶之子周通盛为原新加坡大埔(茶阳)同乡会会长。周剑波之孙周长潮为厦门大学教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2015年,怡和书室被评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屋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以及客家传统民居建筑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