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2018-01-21 23:23:14)
标签: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杂谈



先上一张网上找来的航拍图。这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村庄,就是被誉为“民间故宫”、“中国南方庄园”的客家古村落--培田古村落。

培田古村落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西部的宣和乡,距县城40公里,面积13.412平方公里,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也是已发现的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之一。培田古村落现存主要为明清建筑,整个建筑群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条千米古街构成。最大的建筑九厅十八井,占地6900平方米。各座建筑布满木雕、石雕、楹联、名匾等,结构合理、工艺精湛是中国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因如此,培田古村落入选了由公众投票产生的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我前后来培田已经三次了。先带大家到山上的观景台看一看村子全貌。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观景台有高低各一个。这个是下面的。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山环水绕,景致甚佳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继续往上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从高处鸟瞰,可以看到古村建筑排列整齐、井然有序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村坐落在三面环山的一块狭长且又较为开阔平坦的地带上,冠若山、笔架山、武夷山南脉三道绿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龙环抱抵挡了寒流霜害、夏秋台风的侵袭。村外五个山头又似五虎踞护,保佑着培田的一方安宁。可谓是龙盘虎距,风水极佳。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次是冬天去的,池塘里清理得干干净净。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乡愁--让人不禁怀念起余光中老先生...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村里的古屋很多是客家堂横式围屋的一种--九井十八厅(也称十厅九井),这是由中原府第式风格演化而来的一种殿堂式民居建筑,也可以看成是复合四合院。特点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讲究座向,屋内厅堂多、天井多。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张是几年前的夏天照的,村外公路对面就是培田新村,古村里基本没什么现代建筑,堪称古建保护的优秀范例。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进入正题,进村。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村口的这座建筑叫“锄田山房”,是一座民宿,房子是新起的,里面的构件倒是老东西,下面就能看到了。
“心田无梗”,由国民党原副主席吴伯雄所题,其祖籍为汀州府永定县。忘了说一点,培田村清一色为吴姓同宗,其先祖于公元1344年便迁移到此。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连城很多老屋的檐角下都有类似于悬鱼的挂件。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经史传家”匾。下面木板刻有为人处世的格言。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整个山房古色古香。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上面的“锄田山房”为吴伯雄题,下面“积厚流光”应是主人家淘来的老物件。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木匾下的彩绘小木雕饰件,放大了看--双狮戏球图案啊,古人真会玩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雀替也是双狮戏球,I 服了 YOU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横枋上的雕刻,有松鹤、山羊,当真是精雕细琢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很有亲切感的东西--老式梳妆台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石盆也有精美雕刻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窗户木雕是二十四孝故事,这扇自上而下依次为“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和“卧冰求鲤”。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扇则依次为“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和“哭竹生笋”。
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二十四孝故事有些确实不合时宜了,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孝”的内涵真是不该丢的。就像有一个小视屏所说的,如今很多人天天帮宠物猫狗洗澡,却从来没为亲生父母亲洗过哪怕一次脚,这就不能不说是当今社会与文化教育的悲哀了。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桂馥兰馨,是祝福婚姻爱情美满的。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就是村里的古街了,村口矗立着一座牌坊。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坊侧有古树相伴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原来这座恩荣坊是光绪皇帝特许为官居三品的武进士吴拔祯所建。吴拔祯,又名阶,字干卿,号梅川,生于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1892(光绪十八年壬辰)取中第三十三名进士,殿试钦点三甲第八名蓝翎侍卫。1904年,因父亲病逝,吴拔祯辞官还乡,临行前,光绪皇帝特许他回乡后,可兴建“都阃府”一座,“恩荣”牌坊一座。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坊为四柱三间歇山顶两坡,三块字匾呈“品”字形排列。楹联曰“世有凤毛,叠荷宸慈颁紫綍身随豹尾,曾陪仙仗列黄麾。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字板上梁刻有浅浮雕双凤朝阳图案,下梁雕双狮戏球。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种狮子造型的戗鼓石比较少见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恩荣字板边上三条龙雕刻得活灵活现。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古树是雷公子(学名山胡椒),据说已有六百多年。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棵是枫香,160岁了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村口有座“文武庙”。始建于明初,最早其实只是平房的“关帝庙”。至清乾隆年间(公元1779年),改建为上祀文圣孔子,下祀武帝关公的两层建筑,称“文昌阁”,后人称之为“文武庙”,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武的思想理念。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下层关帝像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二层祀孔子像。下面还有十三个牌位。这个就很特别了,孔庙里祭祀的四配十二哲,这里只剩下十三个,可能是牌位丢失之缘故。但十二哲里排第十一位的朱熹在这里被尊为亚圣,与孟子同一级别,足见朱熹在福建人民心中地位之崇。事实上,朱熹绝对配得上这样的尊重,以后会有帖子专门介绍。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从二楼可见村景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进村就是一个大荷塘,岸边绿柳扶荫。培田人早早就有了自己的休闲公园,规划意识确实超前。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残荷的形状就如同跳跃的音符一般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穿越一下,几年前的夏天荷塘是这样的...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牛儿悠闲地吃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荷塘上还有九曲桥呢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以前水道没整治之前,河边树影婆娑、别有韵致。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开始进村看古宅子。
“亦爱居”。楹联云“三台高毓秀、一曲永含清”。培田几乎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有楹联,耕读传统深入人心;门前则由卵石拼出各种图案。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个艺术化的字,应为“吉”,里面隐藏了许多蝙蝠图案。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前面出现一座豪宅--大夫第

大夫第,又称继述堂,乃取自《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占地6900平方米是村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九厅十八井式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历时11年建成它“集十余家之基业,萃十余山之树木,费二、三十万巨金,成百余间之广厦”,是客家人把中原古老建筑艺术与南方多雨潮湿气候相结合,创造出的明亮、通透、多单元融合为一体的独特建筑形式。其建造者吴昌同,善于经商、颇有财富。九井十八厅,也就是泛指而已,事实上大夫第建成后是十八厅二十四井,共有108个房间,气派非常又不失精致。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门前的一对石狮。培田村的石狮子十分喜庆,感觉萌萌的,完全不是平日里看到那种威严刻板的形象。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大门门额书“三台拱瑞”,屋脊有蝙蝠灰塑。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门楼进去就是一个宽阔的庭院。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左右两侧都有造型别致的厢房,中间类似照壁的墙中间是陶制花漏窗,这边书“和气所舍”。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边书“碧苔芳晖”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一群可爱的小狗狗...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正门门额书“大夫第”。楹联为“华庐传正学、绮里著清声”。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龙形灰塑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光绪五年中举人的“登科”匾。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只狮子感觉憨态可掬啊...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又是双狮戏球、各种人物动物,雕刻得细致入微,纤毫毕现。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侧厅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里居然有跟古徽州地区相同的半圆桌,两张并起来就是圆桌,寓意男主人回家夫妻团圆了。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的木雕里出现最多的就是蝙蝠了。祈福的意愿很强啊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门前还有一个小小荷塘,更增趣味。顺带说一句,大夫第也是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北上抗日出发地,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屋脊上的祈福字样。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紧接着大夫第,是敦朴堂。敦朴堂,顾名思义,是表示为要人敦厚朴实的意思,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敦朴堂主人家数代能写会画,被称为培田的“文人世家”。1934年,刘少奇组织发动第五次反围剿工作时,此地为刘少奇同志住所,也是扩红办公室所在。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卵石小路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门额书“紫芝毓秀”,大意是贤德之人培育英才。楹联“对面云山排玉笋, 当门带水捲银涛”。两边还有两幅楹联,足见培田人文化水准之高。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入了门是一个院子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照墙上写的是“毋忘三命”,意思是不要忘记自己是有人管教的。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后面是“以勖(xu)二南”。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精美的木雕门扇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行仁义事,读圣贤书”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天井中的钱币图案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此屋现在做雕版印刷展示用途。这里离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也就二十多公里。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些木雕可谓一丝不苟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敦朴堂”牌匾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简单看了看,接着是双灼堂。

双灼堂也是一座九厅十八井建筑,占地3600平方米,建于1890年代。主人吴华年,字灼其,吴氏十九世,晚清培田富商。

大门门额书“华屋万年”,巧妙地将主人名字藏于首尾,也充分展现主人报负。楹联曰“屋润小康迎瑞气,万金广厦庇欢颜”,好家伙,早早就知道我党新世纪所制定的宏伟目标了...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入门就有好东西相迎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院子里有另外一个门楼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乐善好施”牌坊门。门额“乐善好施”四字为清光绪帝之老师、监察御史江春霖亲题。楹联为“善居室维怀完美,好读书立志修齐”。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大门的灰塑花瓶与精美彩绘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海窝石也雕有瓶花和如意图案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进去一个宽阔的天井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两边厢房照墙一边书南山毓秀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另一边书北斗增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雀替的龙雕得张牙舞爪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走道门额上有书卷图形的字画,浓浓的文化气息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堂前左右各四扇,每扇的通花木雕都有艺术化的一个字,这边是孝、悌、忠、信”。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另一边是“礼、义廉、耻。程朱理学在福建可谓深入人心。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木雕图形里面的蝙蝠,传神!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进去的天井是三个铜钱连环的图案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大厅屋顶上挂了很多箩筐,看来现在的主人还是个编织好手。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雨埂墙边还有灰塑的狮子守望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最后一进的天井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从双灼堂出来,隔壁就是吴家大院了。吴家大院原来叫灼其堂,始建于清末,也是一个九井十八厅的豪华住所。现在已经开发做民宿和餐饮场所。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吴家大院其实已经是重新修复的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个图案,估计认识的人也不多。这叫“剑狮图”一般由狮子头和斜插着的两把剑组成,也有的是狮口中横插着一把剑,远看像狮子咬剑。其来源是明清时期水师将士们盾牌上的狮头纹饰,在操练结束后,士兵们会把狮面盾牌挂在墙上,把剑插入狮面盾牌牙缝铁勾内,远看就像狮子咬剑一般。狮子为百兽之王,取驱魔辟邪镇宅之意头。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上面这个是新加的。其实在培田古屋还真有一个剑狮图案的灰塑,可惜此次我因时间太晚没找到,遗憾。这是网上的图片。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住的人还真不少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庭院里这两块旗杆石就是真宝贝了。下边有石雕狮子守护,上端刻的座狮,中间有一四方旗斗。按照常理来说,一斗表示考取的功名为举人,上端镌刻座狮表示武功名,合起来就是此旗杆石的主人是一个武举。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檐角下类似悬鱼的图案。据说这个古建筑上称为勾心斗角,原指建筑结构紧密。客家人用此图案,取意大家族必须建筑一般紧密团结。不过后来勾心斗角一词异化了,与原意完全背道而驰。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这木雕狮子感觉像醒狮一样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檐角外端有灰塑的狮子站立,头次见到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文魁匾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垂柱头雕刻得精细而唯美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最后就是灼其堂

培田古村落(上)--连城诀(三)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