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2018-01-28 20:57:44)
标签:

杂谈

历史

旅游

图片

文化



承志堂,省保单位。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接下来就是国保单位--济美堂。

济美堂同样为前面所介绍的继述堂(大夫第)主人吴昌同所建,为其飨(同享)堂,供祭祀祖先、奖励后裔与敬老专用。这个吴昌同可谓是商业奇才,据说他发家故事是这样的:某个夏天的早晨,他在汀州雇船发运宣纸到广东潮州,向船工、伙计交待完应办事宜后,便去大瀛园街的饭铺吃饭。他问伙计:“有饭吗?”,伙计不懂官话,便用潮汕话回问“希密(什么的意思)?”。昌同听了以为此店还在洗米,便改问其他饭铺,得到的回答仍然一样。于是,他便只能改为到一家酒楼。由于他一生勤俭,酒楼里的野味海货不敢点,只挑了一盘他自认为是最便宜的笋干下酒。结果算帐时傻眼了--笋干的价格竟远远高于他的想象。他问店主是否算错了,店主答道:“笋干是山珍之一,何谓山珍,乃笋干、香菇、木耳。但笋也像川七、田七一样,有好坏之分。闽笋最上乘,是贡品,在御膳房不称笋干,叫‘仙淡脯’…”...吴昌同的心里顿时豁然开朗,回培田老家后,他四处奔波,大量收购汀州各县笋干、香菇、木耳及三洲红糖和贡川草席等山货运往潮汕,货出手后再从潮汕运回海味、洋油、洋火、食盐、潮绣、瓷器等批往汀州各县,赚得盆满钵满。后来买卖大了,他在潮汕竟开有九间“昌同号” 店铺。中年时他的商业已拓展到了本省的福、厦、漳、泉,以及广东的广州、梅州和潮汕等地,经营商品遍及茶油、桐油、生漆、山货以及纸业、木材业,拥有自己的运输船队和转运货栈。吴昌同后被授予五品昭武大夫,被朝廷评为“百万公”,足见其财力之雄厚。吴昌同虽自身勤俭,但热心公益、扶困济贫,曾经捐万金建汀州八邑吴氏试馆及宣河试馆,名动朝野,培田村尾有圣旨准许为其建立的“乐善好施”坊一座。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气派的门楼。门额书“彩焕启明”,楹联是“笔峰秀自云霄耸剑气光从渤海腾”,这里的渤海代指吴姓郡望。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入门后是一个坪院。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前厅门扇上有精美木雕,同样一边是“礼义廉耻”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另一边是“孝悌忠信”,处处彰显耕读传统。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两侧的横屋。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二进天井及客厅。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垂莲柱头雕刻的花篮,连穗子似乎也能随风摆动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中堂屏风四块镂空鎏金木雕。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拉近了看,这鎏金木雕人物故事造型多达三层,与永泰用坦厝的屏风风格十分相似。(由于反光无法照全,大家将就一下)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屏风背面为相应的《史记》八贤之品格铭文,内容是:

公之刚方戅直如长孺公之眉齐案举如伯鸾

公之三徙成名如陶朱公之让产分甘如薛包

公之指囷济饷如子敬公之尊贤育士如燕山

公之綵舞四贵如石奋公之颔点不尽如汾阳

这里面涉及的典故甚多,我就拣最后一句来展开一下。石奋,汉朝人,生有四儿都很孝顺,而且都官至二千石;彩舞,意指二十四孝故事里衣娱亲的典故,代表孝顺之极。称赞主人家(吴昌同)四子成才且非常孝顺,福分极高。汾阳,代指汾阳郡王、五福老人郭子仪。郭有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诸孙数十,老不能尽识,至问安,但颔之而已。本句称赞主人家儿孙满堂。“八子祝寿”也是古代木雕题材里非常受落的一个。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感受一下什么叫精与细...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这两张图主要是让大家看清铭文木雕是双层的镂空雕:下为镂空万字底纹,上面才是铭文正文。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后进享堂。楹联是“飨亲钜典经遵礼,格祖清音雅叶诗。”意在告诫后人,祭祀宗庙的大典要遵制行事;要认真理解祖先诗句里的雅意从而推究祖先的美德。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又见蝙蝠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出了济美堂,稍南就是致祥堂。楹联是“二水当门将绿绕,四山环户送青来”,横批“辉映斗垣”。十分准确形象地概括出培田村的优美环境。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入门是一个院子。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庭前还有一个小池子。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门楼书“业绍草庐”。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二进小天井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窗扇上有精美木雕。里面也有“吉、福、禄”等祈福字眼。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这个小构件,应该是固定墙壁上所挂字画时缚绳用的。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热心的主人一定要来一段....据说他院里的几个石盆石臼都已经是过百年的老物件了。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往东边走,可以看到一个半月形的风水池--月塘。池边就是培田村的另一座九井十八厅建筑--官厅。

官厅又名馥轩公祠,因其以前接待过来往官员,又有“大屋”之雅称。主人吴馥轩(1733-1796),字润兰,吴氏十六世,乾隆年间秀才、贡生。官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培田村迎接府县过往官员的驿站,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官厅占地面积约6000余平方米,门前月塘取意“九井十八厅、井井水归塘”,这跟古徽州地区的四水归堂可谓异曲同工,就是肥水不流他人田的意思了。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门前一对别致的石狮。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旗杆石。如前所述,一斗表示举人。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外门门额书“业继治平”。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进去又是一个卵石铺就的雨坪。这与大门外的雨坪一样,专为过往官员而设,武官下马、文官停轿。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雨坪的一对旗杆夹石,上有“乾隆玖年甲子科”和“岁进士吴镛立”字样。吴镛1704-1765年)是吴馥轩的父亲,武秀才,乾隆甲子年间贡生(岁进士)。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内门楼门额书“斗山竝峙”。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天井中走道的图形是“万”字。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左右两边有过厅,门扇木雕堪称一绝:鎏金绘彩的镂空雕刻。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雕刻的内容也十分传统,这副是梅花喜鹊,下面的双狮戏球狮子造型十分卡通。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宝塔凌云。下面是龙,光溜溜的没有鳞片,这也太搞了吧...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这副是对联:丰衣足食享高龄,琼玉蟠桃呈双寿。下面这货恐怕是麒麟了...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凤舞九天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龙争虎斗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残缺的这幅应该是麒麟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进禄(鹿)封侯(猴)。所有的祥兽几乎来个遍。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中堂挂有馥轩公夫妇画像。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梁底也有这种搞怪的双狮戏球浅浮雕。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雀替是彩绘的对称图案镂空雕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后进天井。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需要指出的是,1934年7月6日,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军事部署会议就在此召开。同年9月,由朱德总司令组织部署,在彭德怀、聂荣臻、罗炳辉等军团首长主持下,又召开了松毛岭保卫战前重要军事会议,官厅一度成为红军的指挥部,也算是一个红色圣地吧。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天后宫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田间一座兀自独立的小屋,从其立柱的对联“祖宗规模远、子孙绍述长”来看,应该是一座小祠堂。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乘着天没全黑,赶到村尾看另一座牌坊--乐善好施坊。

前面也说了,这座圣旨坊是为五品昭武大夫吴昌同所建。其型制尺寸与村头的恩荣坊相同。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字匾书“乐善好施”,楹联为“恩颁闾阖,九天焚黄足光增绮里;诏锡綍纶,四字飞白更荣逾玉堂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简单看了看,回村继续古街之行。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双善堂,也称文轩公祠。

 

双善堂为官厅主人吴馥轩之兄吴文轩(字耿光,生雍正9年,卒乾隆五十八年)所建,又称为“新屋”,原来也是豪华大屋,可惜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烧毁。现在的“新屋”是十九世孙、明经进士吴泰均重建的,也是其创办的“拯婴社”旧址。

屋前有大小两个半月形水塘。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出来继续前行。很快到了进士第。

进士第,又称务本堂,是武进士、四品带刀侍卫吴拔祯故居。此屋也是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旧址。1933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在此处指挥了朋口战役,歼敌一个旅又三个团,俘虏敌官兵2000余人,缴获枪支2000余枝和大量军用物资。此役也直接导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延锴、蒋光鼎发动了著名的“福建事变”,对推动全民抗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门楼楹联云“奎娄高映文昌府,松竹长参至德门”,横批“秀耸云山”。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入门也是一个坪院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一对憨厚可爱的石狮子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内门楼上悬挂的“进士”匾,属于武进士吴拔祯。吴拔祯是1892年中的进士,殿试时,因武艺突出,光绪皇帝拍着他的肩膀叫好,钦点他为三甲第八名蓝翎侍卫。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照墙上写的是“静观佳兴”。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二进天井。最显眼的莫过于天井中的练功石了。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练功石上刻有吴拔祯的名字。据说此石重逾三百斤,厉害了我的哥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正厅务本堂。厅中也摆有团圆桌。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又见花篮垂莲柱...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柱子挂有木刻朱子名言“行仁义事、存忠孝心”,处处体现传家美德。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走道门额上这幅书法也是毫不含糊。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照墙内横额书“天光云影”,两边是“悦目时,风来花舞;会心处,鱼跃镜开”,好一个气定神闲、怡然自得的意境!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行走在千米古街之上,旁边的这条水沟可能经常会被人们忽视。这些水道里流动的可是活水,居民的生活、饮用可就全靠它了。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两边有不少商铺,可以想见这里曾经的繁华。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乐庵公祠,也称思敬堂。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大居敬,也称锦江公祠。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元气浑纶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文贵公祠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教五堂,亦称南邨公祠。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南邨公祠门楼两边是通花墙,楹联为“宗风绵渤海,祖德衍培田”,横批“让德流馨”。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石狮子只剩下一只,风化得厉害。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畏严公祠。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在宏公祠。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延公祠。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一家民居改成的“我家茶舍”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衡公祠。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门楼采用三垛斗拱,从外形上看有点徽式五凤楼的影子。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祠斗拱之间还嵌有花鸟走兽造型的木雕栏板,距今已有三百余年。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紧接着衡公祠,就是久公祠了。此次去时正在维修,放一些以前的老照片。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以前去的时候,两座祠堂的牌匾跟现在挂的正好相反,晕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锄经别墅,旧时的一个书院,此次也在维修。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同样上老照片。里面做农具展览。大门楹联为“半亩砚田余菽粟数椽瓦屋课桑麻”。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工房门楼。据说当时建造这座住宅的目的是为建造大夫第”的工匠们提供住处,真牛啊
门楼楹联书“南山秀毓书香绍北斗光腾剑气明”,横批“绮里玑联”。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同样是以前的照片。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巷子右手边有一屋子名“容膝居”。名出自李白诗句:“楼高可采星,屋小堪容膝”。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原来这里是族中女眷们的学馆,也曾经作为培田女性的妇女夜校。看来吴氏族人还是相当开明的。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照壁上四个大字“可谈风月”,令人遐思万千。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巷子尽头就是吴拔桢府第--都阃府。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都阃府门楼前的旗杆石,二斗表示进士,主人吴拔桢正是武进士。不过有一点比较奇怪,此旗杆石顶部是笔尖的形状,按理这是文进士的旗杆石特征啊。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旗杆石身刻有盘龙,下面还有石狮子守护,气派非常。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大门楹联是“秉义飞声闽峤教忠翼卫神京”,说的自然是吴拔桢保护皇帝的事迹。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很可惜的是,都阃府已在1994年由于电线短路引发的火宅中付诸一炬,只剩下这个空荡荡的场地让我们徒留叹息...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吴氏宗祠,又称衍庆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80年左右),距今600余年,是目前培田村中最古老的建筑。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门口的一对石狮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里面院子里还有古戏台。两边的厢房是专门供女眷看戏之用,充分体现封建社会大家族的族规和家族制度。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这个分叉口算是培田的一个标志吧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白天里是这样的...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后记:在培田,不得不提的还有其古书院建筑,这也是耕读文化的魂之所在。现在的培田还保有六家书院,比较著名的如南山书院、紫阳书院、锄经别墅等。据说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岁末《四库全书》总纂、时任福建省提督学政纪晓岚,巡察来到汀州。期间,闻河源里培田村重教化、尊文墨,人物不俗,便简从上路,翻过高高的松毛岭,抵达培田。当夜休息好了不表。清晨纪大学士就被一阵朗朗书声给搅醒,循声望去,是官厅背藏书阁楼上,一群小童在背诵古诗。他在村中详察细访,见华屋严整,街巷清净,老少男女皆悉礼仪,家家传书声、户户闻墨香。而当乡绅告知,自明成化年以来村里建有石头土丘草堂、锄经别墅、紫阳书院等六座学堂;有一户三代出了七名监生、贡生、岁进士。纪大学士由原先的存疑而至叹服,铺纸蘸墨,飒飒写下:渤水蜚英。当落款处显出纪昀之名,村人大喜,奔走传告。但此匾后来好像是失窃了。此次由于天色太晚,书院来不及探访,又留下了一丝遗憾,只得留待他日再来了...

渤水蜚英”匾(图片来自网络)。

培田古村落(下)--连城诀(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