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MagicLeap混和实境的GUI设计探讨Meta沉浸体验的UI设计趋势(三)

(2022-05-04 09:06:53)
标签:

ar

vr

gui设计

metaverse

虚拟现实

分类: 产业

从Facebook创办人Mark Zuckerberg宣誓在社群媒体的基础下,投入5千万美元打造元宇宙王国,各界热议如潮,「Metaverse」已成为2021年的科技热搜名词。元宇宙是一个连接到现实世界的虚拟现实空间,跳脱虚实定义,用户可以在其中与计算机生成的环境和其他使用者进行互动,是社会联系的下一个演变。
本文为「从Magic Leap混合实境的GUI设计探讨Meta沉浸体验的UI设计趋势(二)」之第三部分。

http://cn.naipo.com/Portals/11/web_cn/images/shutterstock_1470825026.jpg

透视图显示接口的深度及层次变化

眼球追踪和手势辨识

现今的VR及AR体验的操控仍须动手辅助,最适合的操作接口应是眼睛,而当眼睛成为操作界面,便能广泛应用于医疗辅具、工业、车用等市场,例如在智慧医疗领域,想象一个开刀室的场景,眼动系统能协助联结的智能眼镜调阅患者病历数据及身体数据,医师的双手则能更专注于眼前的临床治疗。

将眼球追踪(eye-tracking)的技术应用在VR/AR/MR领域,使用者可轻易地将眼睛变成操作接口,透过眼睛注视点、聚焦点和特定细微动作即可完成选取或点击对象的动作。在眼球追踪技术中,为了确保能准确地捕捉到使用者的眼球动作,执行VR/AR/MR应用前的校正程序相当重要。为了让眼睛追踪能准确地运作,每位使用者都必须经过眼睛追踪使用者校正,让使用者能够查看一组全像的目标。这可让装置为用户调整系统,以获得更舒适且更高质量的观赏体验,并同时确保一致的眼睛追踪。

图22:Magic leap 有关眼睛校正的GUI设计
http://cn.naipo.com/Portals/11/web_cn/images/pic109-03-a01.jpg

图23:Magic leap 有关眼睛校正的GUI动画设计
http://cn.naipo.com/Portals/11/web_cn/images/pic109-03-a02.jpg

Magic leap申请了一个翻译手语的专利(如图24所示),其中可以实现6种不同的抓取手势,我们能够期待接下来还会在开发者平台上看到更多的手势识别功能。Magic leap使用的Lumin SDK的应用程序可支持8种不同的手势。

图24:Magic leap 的手势定义
http://cn.naipo.com/Portals/11/web_cn/images/pic109-03-a03.jpg

图24显示了许多附加手势。AR系统识别各种命令,并作为响应执行映射到命令的某些功能。手势到命令的映射可以在许多使用者中被普遍定义,从而促进在使用者界面中使用至少一些共性的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可替代地或附加地,使用者或开发者可以定义至少一些手势和将由AR系统响应于检测到命令而执行的相应命令之间的映像。(1)例如,指向的食指可以指示聚焦的命令,(2)例如聚焦于食指指向的场景或虚拟内容的特定部分。可以用食指的指尖触摸拇指的指尖来做出捏合手势以形成闭合的圆圈,(3)例如,以指示抓取和/或复制命令。可以用无名指的指尖触摸拇指的指尖来做出另一个示例捏合手势以形成闭合的圆圈,(4)例如,以指示选择命令。又一示例捏合手势可以用小指的指尖触摸拇指的指尖以形成闭合的圆圈来做出,(5)例如,以指示返回和/或取消命令。其中无名指和中指卷曲并且无名指的指尖接触拇指指尖的手势可以指示;(6)例如点击和/或菜单命令。将食指尖触摸头戴式组件或框架上的位置可以指示返回原点命令。

结语

从Magic leap开发一系列应用于混合实境的GUI设计看来,Meta的User-Engagement[1]元宇宙使用者参与设计为连接围绕 UI 和 UX的传统思维,以及 Metaverse 的虚拟现实结构提供了基础。Metaverse是以虚拟和沈浸式技术组合为中心,我们可得知Meta和AR/MR的UI设计的未来趋势:

  1. 注重体验,收集更多使用者的体验和习惯,累积大量的使用者体验,具有对使用者体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潜力。
  2. 虚拟现实的视觉接口不比以往,UI的组成元素输入、选单及信息,要以「简单、易懂、便利」为出发点,增强使用者的体验,要以如何让使用者「自然」、「直觉」的学会操控是个重要课题。另外,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转换,应避免快速移动和转换,否则会让人们感觉困惑及不适。
  3. 多种输入类型。设计师要意识到大多数互动将具有混合性质,而不是纯粹的手势。事实上,我们可以假设大多数互动将是视觉的、通过眼球运动跟踪、面部表情、拇指控制、到达深度、语音识别、头部或手势等等的不同类型。这些技术和体验的新格局对于UI设计提出新挑战。
  4. 实时共享体验,这不再是 1:1 的设计过程,它是一对多,然后是多对多。这将构成应用程序和设计方式的巨大转变,因为一个用户的应用程序状态将根据共享相同体验的其他用户的应用程序状态而改变。
  5. 要配合人眼的视觉能力,一般来说,设计师希望将使用者需要能够看到或与之交互的任何东西放置在距离眼睛中心视线约水平30°半径及垂直25°之内(如图26-图27所示),因为这是人眼能够辨识对象(symbol recognition)的最清晰处。UI的布局要建立功能可见性,淡化或弱化背景,强调亮点,一望即知那些表征是可以互动的(如图25所示),以及这些互动会在什么时候发生。
  6. 如果虚拟环境中设有地平线,要保持地平线的稳定。虚拟现实中晃动的视线就好比坐在颠簸的船上,这样的体验不是很好。不要让使用者有过多的扭动头部或身体。不仅是因为这样会让人迷失方向,还因为使用者进入虚拟世界后,他们是无法转身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