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2022-10-04 22:35:52)
标签:

教育

分类: 人力资源二级

一、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和内容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各自的职务或职责范围内劳动安全卫生都负有相应的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从企业组织体系上规定企业各类人员的劳动安全卫生责任,使各个层次的安全卫生责任与管理责任、生产责任统一起来。

1、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安全卫生负全面责任;

2、分管安全卫生的负责人和专职人员对安全卫生负直接责任;

3、总工程师负安全卫生技术领导责任;

4、各职能部门、各级生产组织负责人在各自分管的工作范围内对安全卫生负责;

5、其他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严格遵守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义务;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是指企业在编制年度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同时,必须编制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技术措施计划的管理制度。其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性设施建设、改善措施以及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措施 等。安全卫生技术措施所需资金,按照计划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在更新改造基金中予以安排。上述措施所需设备、材料,应列入物资供应计划,并应确定实现的期限和负责人。

(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是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技术法制观念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是防止发生工伤事故的重要措施。

(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是劳动行政部门、产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工会组织等对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制度的实施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

(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潜伏于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以及生产、管理行为中的安全缺陷进行预防、报告和整改的规定。其要点为:

1、重大事故隐患分类;

2、重大事故隐患报告;

3、重大事故隐患预防与整改措施;

4、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

(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是通过对劳动安全卫生的各种制约因素是否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进行审查,并对符合要求者正式认可、允许进入生产过程的制度。其要点为:

1、有关人员资格认证,如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认证;

2、有关单位、机构的劳动安全卫生资格认证,如矿山安全资格、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设计、制造单位的资格认证等;

3、与劳动安全卫生联系特别密切的物质技术产品的质量认证等。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凡是被国家纳入认证范围的对象,都实行强制认证。只有经认证合格的才能从事相应的职业活动或投入使用。

(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是国家制定的对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的报告、登记、调查、处理、统计和分析的规定。其目的是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采取预防措施,总结经验,追究事故责任,防止伤亡事故再度发生。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2、伤亡事故报告;

3、伤亡事故调查;

4、伤亡事故处理;

(八)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分为两类:

一、是国家关于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生产特种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许可证颁发,质量检验检测的规定;

二、是关于企业内部有关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检查、修理、保存、使用的规定,包括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发放制度、检查修理制度、相关教育培训制度等。其目的是保证防护用品充分发挥对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劳动保护作用。

(九)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健康检查制度包括以下两类制度:

1、员工招聘健康检查。企业对拟招聘人员进行体检,一般岗位为常规体检,岗位对员工的健康有特定需要者应进行特定体检。

2、企业员工的定期体检。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以及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二、劳动安全卫生预算的编制与审核

(一)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分类

1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2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

3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

4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

5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

6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7工伤保险费;

8工伤认定、评残费用等

(二)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编制审核程序

1企业最高决策部门决定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应提前下达到中层和基层单位;

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能和业务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目标,提出本部门的自编预算;

3自编预算在部门内部协调平衡,上报企业预算委员会;

4企业预算委员会经过审核、协调平衡,汇总成为企业全面预算,并应在预算期前下达相关部门执行;

5编制费用预算;

6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7根据企业管理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及产品制造成本预算表的相关预算项目对劳动安全卫生预算进行审核。

三、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是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人身造成的有害后果,既可以表现为对劳动者的急性伤害,如劳动安全卫生事故,也可能表现为慢性伤害,即各类职业病。

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转变为职业伤害,必须具备的条件主要是 :劳动条件的不良状态、劳动组织的不完善、人的错误管理行为与错误操作行为以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足和防护手段、方法的欠缺等。

四、 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

(一) 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

1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的价值理念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成为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二) 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

1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2、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3、奖惩分明;

(三) 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

1、 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

2、 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

科学装备、布置工作场所;

保持工作场所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正确组织工作场所的供应和服务;

劳动环境优化等;

3、 劳动组织优化

不同工种、工艺阶段合理组织

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合理组织;

作业班组合理组织;

工作时间合理组织等;

五、思维导图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工资集体协商
后一篇:劳动争议处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