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人才流动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人力资源二级 |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单元 员工晋升管理
一、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1.从配置方式看,分为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优化配置;
2.从配置性质上看,分为数量配置和质量配置;
3.从范围上看,可分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个体配置和整体配置;
4.从成分上看,分为企业人力资源的总量与结构配置;
5.从配置的状态上看,分为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
二、人力资源流动的概念和种类
1.按照流动范围分:国家之间流动、国家内部流动;
2.按照流动意愿分:自愿流动、非自愿流动;
三、企业员工的流动
(一)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二)企业员工的流动种类
1. 自愿流出
2. 非自愿流出
3.自然流出
四、员工晋升的定义和作用
(一)晋升的定义
(二)晋升的作用
1. 老员工晋升,可以节约一定的时间和管理成本;
2. 完善的晋升机制,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可以避免人才流失,维持企业HR的稳定;
4. 有利于保持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五 、员工晋升的种类
1. 晋升制度有:内部晋升(常规晋升、破格晋升)、外部晋升;
2. 按照企业员工晋升制的选择范围不同分:公开竞争型、封闭型;
六、员工晋升策略的选择
1. 以员工实际绩效为依据的晋升策略
2. 以员工竞争能力为依据的晋升策略
3. 以员工综合实力为依据的晋升策略
七、实施晋升策略应采取的措施
1. 管理者应该强调企业的内部晋升政策;
2. 鼓励直线经理和主管允许有能力的员工离开自己所负责的部门;
3. 建立并完善企业工作岗位分析评价与分类的制度;
4. 定期公布内部岗位空缺的情况;
5. 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并防止员工晋升中的歧视行为;
6. 企业员工晋升的正规化;
八、员工晋升的管理
(一)员工晋升的准备工作
(二)员工晋升的基本程序
九、选择晋升候选人的方法
第二单元 员工调动与降职管理
一、员工调动的目的
1. 可以满足企业调整组织结构的需要;
2. 可以使晋升渠道保持通畅;
3. 可以满足员工的需要;
4. 是处理劳动关系冲突的有效方法;
5. 是获得不同经验的重要途径;
二、工作岗位轮换的益处
1. 唤起员工新的工作热情,避免士气低落、效率低下;
2. 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以全面把握流程、增加对各个岗位的了解,增进合作意识;
3. 可以增加员工就业的安全性;
4. 可以成为员工寻找适合自己工作岗位的一个机会;
5. 可以改善团队小环境的组织氛围;
6. 可以有效降低有毒有害工作岗位的职业伤害和各种职业病的发病率;
三、员工降职
是指企业员工由现工作岗位向更低级别岗位移动的过程,管理者常利用降职来代替解雇。有时会保留其原来的工资待遇。但一定要慎用。
四、员工调动的管理
分为由企业和员工提出两种情形,都需要提前告知并制定相关规定。
1. 对异地调动的管理
2. 对跨国调动的管理
五、员工处罚的管理
Ø出现如下情况需要处罚:
1. 员工不能按照规定上下班,如迟到、早退、无故旷工等;
2. 员工不服从主管的指派,拒绝执行上级的正当指示或者有意藐视上级的权威;
3. 严重干扰其他员工或者管理者正常工作的权利,如打架斗殴等;
4. 偷盗行为及占用企业财务的行为;
5. 员工在工作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6. 其他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
Ø
1. 谈话,也即训诫
2. 警告
3. 惩戒性调动或降职
4. 暂时停职
第三单元 员工流动率计算分析
一、企业员工流动率统计调查的基本内容
1. 企业工作条件和环境方面的因素;
2. 其他方面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
3. 员工家庭生活方面的影响因素;
4. 员工个人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
二、总流动率的计算
1、主动辞职率
2、被动离职率
3、员工辞退率
三、员工流失率与留存率
1.
员工流失率
2.
员工留存率
四、员工流动率主要变量的测量与分析
(一)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
(二)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和评价;
(三)员工对企业外其他工作机会的预期和评价;
(四)员工非工作价值和非工作角色的偏好及其对工作的行为的影响;
(五)员工流动行为的倾向;
五、员工流动率的其他分析方法
(一)对自愿流出者的访谈及跟踪调查
(二)群体批次分析法
(三)成本收益分析法
(四)员工流动后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