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进餐能力活动反馈

培养幼儿的进餐能力活动反馈
第一阶段,通过老师增加餐具、引导幼儿共同讨论以及有序环境的创设,幼儿已经能够了解骨盆、毛巾的作用,桌子上的餐具基本能够摆放整齐了,餐后的整理也变得井然有序。不过,虽然幼儿能将自己吃剩的果皮、骨头扔在骨盆里,但是如果饭粒、菜、骨头掉在桌子上,幼儿不会主动地捡起来扔进骨盆里。所以,餐后桌子看上去还是有些脏。
第二阶段后期,我们还开展了“干净餐桌”的评选活动,由担任当天值日生工作的幼儿共同检查,评选出最干净的餐桌,奖励红星,鼓励幼儿比一比谁得到的红星最多。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使幼儿逐步产生保持餐桌干净的自觉性。
实施了第二阶段以后,幼儿餐桌的干净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餐后已经很少看见桌子上仍有饭粒,菜、骨头等现象,几乎每一位幼儿都曾被评到过“干净餐桌”。我们发现餐桌上的饭粒虽然没有了,但是餐桌上还是会留有一些菜渍或是打翻的汤渍。
第三阶段的实施由家园合作开始,让幼儿从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经验,并通过集体的分享将各自的经验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经验。另外,图示的提供以及保育员的现场示范清晰、直观,幼儿一看就能明白,幼儿每天按照这一方法做,没过多久就养成了习惯。
整个活动在这一个月中,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幼儿个个愿意主动进行餐后的清理工作,而且幼儿还感受到如果自己吃得比较脏清理起来就会非常麻烦,所以进餐时幼儿变得比较小心谨慎,使得吃干净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养成,这是本次活动的另外一个收获。从家长的反馈中也感觉到家长对幼儿在家中的进餐情况更加满意,时常向老师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