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八五九)柳沟
标签:
远郊小村传奇故事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八五九)柳沟
柳沟在延庆区井庄镇,古称凤凰城。因临村冲沟交错形似柳枝而得名。这里距延庆城区10公里,距市区92公里。
柳沟城在明陵后面,是明代南山路边垣重要军城,明嘉靖三十年(1551)置守备,嘉靖四十五年(1566)置南山路参将。隆庆元年(1567)筑城,统兵6500名。崇祯十年至十三年(1637~1640)升陵后总兵。清顺治八年(1649)裁参将。
柳沟明代为关隘,设把总署,筑城屯兵,称柳沟营,后成村简称今名。村有囯槐一棵,干径140厘米,为市一级保护古树。明建柳沟城,面积约63000平方米,现城已毁,北城门尚存。北城下,有明代石旗杆座,座高0.96米,外径0.35米,内径0.21米,完整无损。村有城隍庙一座,建筑面积73平方米,明建正殿三间,清代重修。
柳沟的豆腐宴很有名,柳沟的凤凰城历史更悠久,名气更大。柳沟,在《明实录》、《宣镇舆图说》、《延庆县志》等都有记载。古城遗址,查遍史料并无“凤凰城”这一名称。可是从高空俯瞰,柳沟古城像一个展翅飞翔的凤凰,所以取名“凤凰城”。民间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巡幸北方,走到柳沟,见此地山清水秀,遂上山细品景色。朱皇帝见柳沟古城形似一只凤凰,于是赐名“凤凰城”。
由于年久失修,古城城墙面目全非。2007年,古城启动修缮、抢险、加固工程。原来城墙是东西为300米、南北为240米的长方形,四面均设城门,而今城墙大部分塌毁,北墙已成土坡,北门洞尚存,西南城墙更是荡然无存。城内原有十八座古庙;村西有土边长城、土城墙、烽火台保存完好;村内有多处古井、古树。为了重整古城风貌,这次主要对古城北城门、瓮城进行保护性加固,同时护砌局部坍塌严重的夯土。
嘉靖时建过城,清光绪《延庆州志》说:柳沟城“嘉靖中筑南山一带土城……置城于此,设兵驻守”。现在残存城址为《宣镇图说》所记:“隆庆元年(1567)建,城周三百十八丈,高三丈五尺,门四。”北门上修有一石匾,无字。城门洞完整,洞券还是当年的旧砖,解放后曾作粮库,才得以保存完好。
城最初狭长,东西向,横于南山前。土墙四周虽不完整,能有轮廓,也算难得。近年,文物部门在墙脚和城的四置砌了砖,对土墙加以保护。城门新修了台阶,如同当年马道,可以登城。
城内满为房舍,正南一条大街,百米外新建了影壁,挡住视线,不能看到南城门。城门东西两侧还有土墙,向远望去,能看到两边的城角。东边的城墙相对完整,约有四五米高,顶部只余30-60厘米宽,尚可走人。当年,敌人正是自北来袭。城墙很宽,足以运兵打仗。
下来细看城墙,夯土与别处城堡有别,墙上有一层层的小石块,排列整齐。于城内行走,随处可见多处房舍上用有大砖,有的甚至一面墙或整体均用城砖所建。曾经的铁马金戈早已逝去,古朴沧桑的城池依旧令人难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