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八)通教寺
标签:
尼寺烧油污染环境 |
分类: 古老北京 |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八)通教寺
通教寺在东城区东直门内针线胡同,从东直门北小街南口路东,穿过南馆公园出西门就是了,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它最早为明代一太监创建,清代改建为尼寺,将山门改为坐西朝东,又迁移寺庙周围的居民,庙区扩大到2600多平方米,还将庙更名为“通教禅林”即“通教寺”。
通教寺的具体创立时间无从考证,传说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原是一座只有几间殿堂的小庙。清末民初,殿堂残破,佛像毁坏,只剩下一位老尼印和法师住寺修行。
1942年,从福建来京的尼姑开慧和胜雨两人住持通教寺,着手重建殿堂,安单接众。她们历经艰苦,募集资金改造大殿,修建了南北楼、念佛堂、大雄宝殿、五观堂、念佛堂、大寮等建筑,使通教寺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更名为“通教寺”。为培养尼姑才子,还创办了八敬学苑,并呈文备案,悬挂钟板,使它成为北京市第一座众尼聚集的地方。原在八敬学宛毕业了三十多人,她们遵守戒律,诵经念佛,行住坐卧极有威仪,从而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佛寺闻名佛教界。1943年,胜雨成立了尼众八敬学苑,把通教寺作为敛收财物的场所建了书苑。
通教寺,山门三间,坐西朝东,面阔9.5米,进深3.8米,内为白灰顶,花砖地,硬山绿琉璃顶,带脊兽及小兽,匾额书“通教寺”。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绿琉璃瓦屋面,大式硬山三卷勾连搭顶。山门外是一个低碳生活示范公园,使寺院的环境倒是显幽静。进侧门后,就可看见修葺一新的全部寺院。
通教寺在重修后,山门三间,寺院西端为大雄宝殿,南北二楼两层共四十间,北楼后有清泰寮三间,北厢房,最西为伽蓝殿,中间五间为斋堂,名为五观堂,南配殿七间,中间三间为念佛堂,西一间为祖师殿,东头三间为寮房。
通教寺山门对面是一片长满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的公园,使寺院的环境更显幽静。进山门后,即为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
殿前为三间歇山卷棚抱厦,屋脊带吻兽、正兽及小兽,室内井口天花,饰旋子彩画,地面为水磨石方砖地。南北配殿各七间,灰筒瓦过垄脊,内为白灰顶,花砖地。
大雄宝殿殿中莲花座上供奉着阿弥陀佛,法相庄严,雕塑精美。大殿两侧是整齐的僧房,北面是五观堂,南面是念佛堂,宝殿前还立有1942年重修时立的两道石碑。
两侧是整齐的二层楼房,为尼姑住室。浓浓的树荫把整座寺庙点缀得格外雅致。几只鸽子堂前飞来飞去,在屋檐下安了家。我刚一进入寺庙的门,就看到浓烟绕绕,一位中年妇女正在院里烧香,那香大约有两三厘米粗,虽有香气,烟气不少。难道这里不在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范围之内?还是环境保护部门从未将这里纳入管理的视野?我站在门洞里对守卫寺庙的居士说,你们可以制作电子香,有火光,有香气,没有烟,保护环境,造福子孙。那多么好呀!她说,好,我告诉师傅。
通教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大雄宝殿、念佛堂、五观堂、尼舍等,其中较为独特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因殿内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像》而名闻遐尔。寺内还有碑刻两块,珍藏日本《大正藏》一部。
根据通教寺石碑记载,当时的通教寺“以持戒念佛为宗,学教习规为助”。它的共住规约是:“坚持不论台、贤、济、洞,但以戒行精严,深信净土法门为准。只传贤,不传法,以杜法眷私属之弊;专一念佛,亦摄三学,除打念佛七外,概不应酬经忏佛事;无论年纪老小,不遵戒律者,概不留单。”正由于它规章严明,归者甚众,常住尼众达五十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通教寺一直是北京众尼活动场所。全寺尼众以持戒念佛、学教习规称誉海内外。她们还发扬“农禅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教优良传统,先成立缝纫小组,后发展为服装加工厂,制做僧衣,同时为社会服务,文革期间,佛像、经书被毁,尼众流散,寺门关闭。
1978年以后,北京市佛教协会重修了通教寺,将文革时离寺的比丘尼召回,恢复了被迫停止多年的宗教活动。十多名年轻尼姑经过学习留寺修行,为静寂的寺庙增添了活力。通教寺又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恢复开放。
1981年初,重新修缮。
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1986年,通教寺被北京市东城区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北京市尼姑学习、修行及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2016年,我遇到了一位家住附近的70多岁的老妇人,衣着得体,思维敏捷,谈吐不凡。她说,前些天这里举行法事,有很多人参加,燃香、点灯添油、焚烧大米杂粮,香烟缭绕,持续大约半天,严重的污染了空气。她说,据说是天上的神仙也要吃饭、穿衣。还不断的往灯里添加香油。在今天全国上下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的期间,居然还有寺庙专门烧香,制造污染!这样的寺庙不要也罢!现在佛怎么和众生争金钱、争粮食、争环境了呢?这还是原来的佛吗?
我在寺庙里遇到了几位四十岁上下的尼姑,目光浑浊,毫无睿智。侧门内的告示牌上一则无头无尾的告示,字迹粗陋,难以入目。我不知道这里的主持是否要经过中国佛学院的派遣?是不是需要懂得古汉语,懂得藏文、蒙文、梵文,缺少相应的文化知识,就直接影响她们对佛经的理解,还何谈度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