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2022-12-31 16:18:53)
标签:

文物

不对

公众

开放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老北京的故事(二四六)万佛堂

我高中毕业分到房山县坨里粮管所工作,经常听人们说起万佛堂。这些年我退休了,听说万佛堂也抢救修缮完工了,就想去瞧瞧。

万佛堂在房山区磁家务,原来房山矿区办公楼所在地。下车过马路,一条往西的路走下去,没有岔路。看见“三竹物业”的简单牌楼就到了。

唐万佛堂早已废圯,数处古建筑遗迹和几通明清石碑,零星散布在万佛堂孔水洞旁,原来房山矿区办公楼就是拆除了大庙盖起来的。据说,现存万佛龙泉宝殿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重建无梁建筑,殿内的后壁和两侧嵌着唐代绝世浮雕《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浮雕长23.8米,宽2.4米,由31块长方形汉白玉石浮雕而成,堪称唐代浮雕艺术珍品。它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汉白玉佛雕,堪称无价之瑰宝。就是不让看!

万佛堂不对公众开放,里面的万尊佛雕更显神秘。幸好曾有记者参观了万佛堂,予以报道。中间的主题浮雕是释迦说法,浮雕周围,万菩萨供俸人侍佛者等层列。有的合掌拱手,有的献花荐宝,形态各异。有冠者、髻者、垂髻者,万头攒动,填满山川云气之间。南山墙伎乐天人一组浮雕尤为精美,天人持响板、排箫、箜篌、琵琶、阮咸、瑟等乐器演奏,组成一支庞大的乐队,姿态各异,错落有致,飞动流畅的线刻,如闻丝竹之声。通过记者的描述,您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可惜一尊佛也看不见。

万佛堂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原名龙泉大历禅寺,为唐代宗御赐。辽金元历代几经兴废,明正德十一年(1516)再次重修,改名为万佛龙泉宝殿,因殿内嵌有《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故俗称万佛堂。至今已有1000余年了。最后一次修缮在明万历十七年(1522),由于近500风雨的浸蚀,屋面瓦件残损、松动,下肩砖风化严重,北京市对万佛堂进行了六个多月抢险修复,20044月完工。

今天只是一座三间房子大的庙,只有大门的右侧有一块闪亮的牌子上有三两行文字介绍。两扇只剩下少许油漆的木制旧门上,两道铁棍插紧锁住,扒开窄窄的门缝,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就能安抚信徒的心?据说透过门槛和大门的缝隙,每逢初一和十五都有信徒往里面塞钱,虽无功德箱,礼数可不少。紧闭的木门让观众省了门票、香火钱、求签占卜的钱……,回归了宗教的本意。万尊佛共处三间庙里,呆了1000多年,佛都不嫌拥挤,我们为什么非要盖那么多高价房?还是急需抢救文物呀!

能够看到的就是万佛堂的外表和庙底下的孔水洞口。虽然现在是枯水期,洞口有箅子拦着,也不准进去参观。

据资料称:孔水洞原有两扇巨大石门,如今早已不见,仅有宽尺许的石梁横卧在洞口。早先人们可以跨越石梁,紧贴洞壁,穿过溪流潺潺狭长券洞至求帘洞洞口,券洞尽头石壁上有两尊石雕佛像,并有《莲花经·观世音普门二十四品》刻经,这些珍贵的隋唐石刻,至今清晰可辨。枯水季节,人们可徒步通过水帘洞进入第一大型洞厅,然后还须乘小舟才能饱觉水底洞天。洞中有三大洞厅,其中以第三大洞厅最为壮观,厅前一排石钟乳低俯水面,厅后遍布洁白晶莹的石花,厅南侧有一张嘴瞪目的“大鳄鱼”把守九曲迷宫入口,游人莫不拍手叫奇。万佛堂、孔水洞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山、绿树、鲜花中掩映的一大一小两座塔,村里人称之为姑嫂塔,其实差着朝代呢!佛塔无法掩藏,也无法不对外开放,世界毕竟不都是为少数人私下欣赏的。

万佛堂东面山丘上有座辽代密檐华塔,是北京重点文物抢救项目。万佛堂前面有座元代七级密檐砖塔,是龄公和尚舍利塔。

龄公和尚舍利塔建在万佛堂孔水洞东南平地上,建于元代,高约18,塔基是典型的辽塔形制,由须弥座及仿木构的平座组成。九角形七级密檐式砖塔,须弥座上方用砖雕三层仰莲瓣承托塔身,单层砖构,由塔基、塔身、塔顶三个部分组成。四个正面砌出拱券门,南门可入塔心室,其余三面是假门,四个侧面有假窗,假窗上部为挂云。华塔外壁有凹进去的浮雕菩萨像和凸出来的力士像,可是我怎么看都像是兽头像。塔身为九角形,塔身上部为七层密檐,塔刹已毁,塔已倾斜,堪称中国斜塔。可是我在现场看到的并不歪,回来看照片确实有点歪,也不知道是我照的歪还是塔真的歪。

塔身之上有腰檐和平坐各一层,平坐以上即为华美的大塔刹,塔刹外形如一根竹笋,轮廓是弧线状,其表面用砖砌成八层相叠的龛室,最下一层仿城墙,并具有城门和城楼。上七层都是单层佛龛,龛内有佛像,龛下托以圆雕的狮、象等形式的龛座,上下层龛位互相叠错,具有渐变的、有韵律的图案组合。最上即是刹顶,已毁。我按照图片数了好几遍都是十一层,不信您也可以数一数。怎么会是九层呢?参观文物古迹最重要的是自己看,万不可人云亦云,网上的那些介绍不都正确,正等待我们去修正呢。

房山矿办公楼北侧的院子里既有石碑,也有古松,还有一个没有拆除的后殿。

老百姓能看的,不能看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在这儿了。关键是房山矿虽然停产了,但是对这里的维修保护却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山上移下来的野丁香花虽然已经枯败了,但是浓浓的花香依然钻入鼻孔,仿佛向人们赞颂他们的功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