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九)化凌寺

(2021-11-02 12:46:16)
标签:

河北

交接

化灵

古寺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九)化凌寺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九)化凌寺

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九)化凌寺

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九)化凌寺

老北京的故事(九八九)化凌寺


化凌寺在北京最西端的灵山,这就是有古都第一高峰美称的地方,它的西南部与河北省涿鹿县接壤,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相连,处在与河北省的交界处。

《门头沟村落文化志》记载:化凌寺,这曾是北京地理位置最高的寺庙。化凌寺为佛教石窟寺,位于灵山北麓佛坑。佛坑内埋葬石灰岩佛像四尊,佛像高1.8米,属唐代遗存。相传化凌寺名称取意化灵山终年不化之冰凌为灵气,吸取灵气修炼成佛。院内有一口井,约三尺深,井旁有一石碑,上刻山头有水,人头有血,水泽青山不老,血润人身不寒。现在佛家碑刻均已被文物部门收藏,原址只有残存的砖瓦石片了。考察组在考察中,在遗址东侧发现了古井,可惜已干涸,井底已被填平,周围被碎石垒砌。

1958年文物普查档案,关于石佛的登记,当时发现了五尊石佛,地点在江水河西北约十五里的灵山东坡上,即今灵山主峰之巅化凌寺遗址上。五尊石佛已残毁,其中一个较为残破,无法辨认出外形,另外四尊头已无存,仅存下半部分。档案中记载其形制为:石佛五尊均面东背西。其中两个为青石雕制,坐相,头戴冠,袒胸披衣,现高0.55米,观其形似三世佛中的两个。余三个为汉白玉石雕制,内有一个已被打碎,不能观其形。另两个秃头,植于座之前,分前后站立,好像有人移动过,全高1米。江水河村群众称此地为佛坑,据说该处在早有很多石佛,现只留残碎五个了。如今石佛早已无存,有关记载该寺的碑刻我们在遗址上也未能找到。在1958年档案中也没有关于化凌寺遗址的登记,这为考证该寺的建寺历史增加了难度。1958年文物普查时该寺已废毁不存,因而也未登记。从遗址上残存的大量清代建筑构件来看,该寺在清代仍存,由此推断该寺废毁时间有可能在清末民初。

灵山主峰上的化凌寺遗址疑似长城遗址和寺庙遗址叠加在一起,位于灵山主峰山顶。山上立有一块标志碑,坐北朝南,碑阳竖行阳刻灵山主峰四个大字,中间涂红。右下角竖刻海拔2303小字,左上角刻京西第一峰五个小字。碑阴竖行阳刻灵山主峰,右下角刻2303小字。该寺庙遗址坐北朝南,分布有大片的碎石,建筑基址已无法辨认。遗址上裸露有大量建筑遗存物,遭人为破坏较严重。如不及时清理,很快会被毁坏殆尽。

现残存有两级石台阶,即化凌寺山门台阶。北面残存两段墙址,长9.4米,东面残存两段墙址,较长一段长7.8米,较短一段长3.6米。经过调查,在遗址上发现数块青方砖、筒瓦瓦当残片、青瓷瓷片及其他寺庙建筑遗存,其中东面有一石冢,是用块石堆起的小山包,为现代物,遗址南北总长23.7米,主峰标志碑与石冢之间为14.8米,青石台阶到东部较长一段残墙之间距离为11.5米。青石台阶到北面第一段残墙长9.7米。关于该寺庙遗址创建年代尚待考证。

遗址上植被较少,碎石较多。站在顶峰环顾四周,群山环绕,巍峨壮观。从遗存的残墙来看,有可能是明前长城经过之地,并非寺庙残墙。但因遭到人为破坏严重,其长城的具体走向不明。

201155日,为配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开展明前长城遗址调查工作,北京市文物局对灵山主峰上的寺庙遗址及长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十年的时间过去了,能否修复,何时修复都没见公布。

公交路线:从从莲花池南路941路快车,经34站到侯庄子,走100米换乘892,经62站到双塘涧北站,全程约118公里,用时约4个半小时。下车后距灵山景区还有约20公里,78月份旺季每周六、日早上有一班892路直达灵山景区,其他时间只到双塘涧,双塘涧可以租私家车,大约50元,可到灵山风景区。一定问清楚892返程地点和时刻。

自驾线路:阜石路门头沟三家店下苇甸雁翅军响斋堂清水齐家庄双塘涧江水河灵山风景区。全程122公里,用时3小时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