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七二一)马聚源

(2020-08-31 10:21:46)
标签:

衣食

住行

全都

具备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七二一)马聚源

老北京的故事(七二一)马聚源

老北京的故事(七二一)马聚源

老北京的故事(七二一)马聚源

老北京的故事(七二一)马聚源

马聚源是鞋帽店,在西城区前门外大栅栏街8。是一家久负盛名的中华老字号。它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至今已有203年的历史,在清末民初时北京城曾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用以向别人炫富。可见马聚源的帽子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它生产的帽子,因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货真价实、品种齐全、花色繁多而著称于世。

马聚源是直隶马桥人,就是今天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北苏镇马桥村。清嘉庆十二年(1807)进北京,到崇外花市附近一家小成衣铺学徒。学徒一结束,马聚元便租了间小房,一面自制帽子,串打磨厂、花市一带的客店,一面给帽店做加工,日以继夜地苦干。马记帽摊出了名,就用他自己的名字,叫马聚源帽店。虽说只有一间门脸,但天天宾客盈门。一天,帽店里来了个姓张的大官,他买了一顶帽子之后,发现这家小帽店在制作上十分讲究,用料真实,做工也很精细。于是,这个当官的便再次来找马聚元,介绍他为朝廷里做缨帽。这对马聚元是一个天赐的机会,从此,马聚源从一个普通的小帽店,成了专为贵族官僚服务的官司帽店。缨子是用藏牦牛尾,用藏红花做颜色着色,绸缎选用南京源兴缎庄出最高档元素缎的。这是别人无法比的。

由于生意的兴隆,年年盈利,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马聚元又在鲜鱼口开办了田成斋鞋店。生意越做越好,但是掌柜的马聚元却病倒了,清咸丰八年(1858),病情加重,不治而亡。

马聚源故去后,其家人无人经商。整个店铺交给了一个叫李建全的人经营,生意依然很好,但是马家的人却一直想把店铺卖出去,在家乡置地盖房,过清静日子。在朝廷里当官的张大人知道以后,觉得这样太可惜,就拿出一笔钱,把帽店买了过来。同治元年,马聚源帽店归了这个官员,姓李的依然当经理主事,几年以后,马聚源帽店扩大经营,买下了一座三间的门脸,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

马聚源的东家在朝廷里有权有势,交往了一大批军政界的要人和官员,使得马聚源帽店里各色人等出出入入,顾客也增多了,马聚源成了闻名京城的帽业之首。清政府被推翻后,马聚源店也不生产红缨帽子了,改为瓜皮中帽和将军盔。这种瓜皮帽和将军盔上都有一个小疙瘩,马聚源在缝制时,只用三针便可缝好,其高超的技术被人们称之为马三针。所以,常带马聚源帽子的人,只要一看帽子上的疙瘩,就知道是不是马聚源的货。马聚源在全盛时期,帽店里的工人达五十多位,这在旧京买卖商号中可称得上是较大的一家店铺。

历史上,北京旧式帽店分两种:一种为帽局,一种为帽铺。前者招匠自造,实行前店后厂式经营,除自售还适量批发给其他店铺;后者则单纯售卖,并不自产。这两者的实力大相径庭,马聚源实为帽局,其所制缎子小帽、风雪帽和三块瓦皮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喜爱,很多人都以能戴一顶马聚源的帽子为荣。

清代官宦们用的顶带花翎的红缨帽,始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瓜皮小帽,一直到后来风靡一时的四块瓦御寒帽,气质不凡的皮礼帽,现代舞台上用的舞蹈帽,都是马聚源过去和现在的畅销产品。西藏班馋大师生前戴的珍贵皮帽和欧美一些国加领倒人用的帽子都曾在马聚源订做。

因为受贵人不顶重发的观念影响,虽然北京冬天气候寒冷,但老北京人不太爱戴帽子。不过,官员则必须戴帽子,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清代官员的品级都在帽子上反映出来,所以北京帽子的老字号均与官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聚源正是其中的代表。

马聚源帽店之所以驰名北京四九城,被誉为帽业之首,其主要原因还是制作的帽子选料真实,用新料好料,制作工艺精细认真。

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以后,马聚源店走上了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新路,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的方向。

1958年,马聚源帽店迁到了大栅栏经营。文革中并入东升帽店后,改为以经营少数民族帽为主。

1986年恢复老字号,为北京第一家少数民族帽店。不久,并入步赢斋中继续营业。

改革开放以来,马聚源不仅恢复了老字号的名称,也恢复了传统特色和技艺,马聚源生产的帽子选料精良、自料加工、道道工序环环相扣,严格把关。在品种和式样上不断创新。既能生产各种高档皮帽,也能生产各式大众和少数民族用帽,以满足各族人民不同阶层的需求。

无论是曾贵为贵族官僚的官司帽店,还是曾经并入步瀛斋马聚源的传承故事都注定让这个百年品牌的历史演变成一个传奇凭着百年信誉和正在注入现代化设备及企业管理思路,使这个百年老店永放光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