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名贵大米(五四)西山贡米
标签:
贵州贵阳息烽西山 |
分类: 食品博览 |
我国的名贵大米(五四)西山贡米
这里说的西山贡米专指息烽西山贡米。息烽西山贡米产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乡鹿窝村。鹿窝河贯通全村,鹿窝田坝颇有“鱼米之乡,盛产贡米”称号。
这里富含多种有机肥料的红壤土,山高水高,水源充足。使种植谷子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种植过程中,农民保持历史上的耕作方式,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旱涝保收,自然生长,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在这里种植出的米,就是西山贡米,西山贡米煮粥,香味扑鼻,甜香可口,色味俱佳。
明代,息烽西望山是佛教圣地,环西望山田地多为庙产,生产的大米为佛家用米。西山贡米产地在息烽县西山镇鹿窝村,有四百多年历史,据史书记载,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将此地生产的大米向皇家上贡,得到皇上的认可,由此得名“进贡米”,朝廷律定西山贡米“代代耕食,岁岁纳贡”,为贡奉朝廷之珍品,别有一番风味。扬名四海,历史悠久。
清代嘉庆年间(1760年~1820年),贵州巡抚在贵州多地选择优质大米进贡皇帝,其中就有息烽西望山瑙娲地生产的大米,后来在当地的传说中长称为“西山贡米”,传承了农耕文化。
《息烽县志》中有相关记载:县内大米一般每公斤含碳水化合物760克,高于其他粮食作物,尤以西山乡小鹿窝产米最好,含蛋白高达13%。
西山贡米,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营养丰富,味美醇香,爽软可口,且体大粒长,色白如玉,晶莹透明,誉盖五谷之首。经测定,西山贡米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且含丰富的维他命B族和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西山贡米含量全面,含十八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B组维生素等含量丰富,分布合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超过咱们国家大米营养平均值,堪称米中珍品。
息烽西山贡米地域保护范围为:环息烽西望山的西山镇、小寨坝镇、鹿窝乡、九庄镇四个乡镇的鹿窝、西山、新寨沟、联合、红岩、西安、大石头、马屯、华溪、三友、胡广、纸房、团山共十三个村。种植而积19.4平方公里,大米产量可达1.1万吨。
西山贡米,米粒长7.6毫米左右,表面光滑,半透明且有光泽,垩白度低,垩白米率极少,在0.4﹪左右。熟饭后,滑润光亮,清香四溢,口感好。
经多次产品品质检测报告显示,息烽西山贡米富含维他命B和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8,并含多种氨基酸,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生产过程中,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并严格执行国家质量安全规定、空气污染物标准、基地稻田用水标准、土壤标准、品种质量标准、农药标准、卫生标准。
息烽西山贡米,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特产,2015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息烽西山贡米”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西山贡米栽种区域水源充沛,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较高,光照充足,通风透气好,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1480毫米,植被丰富,水源充沛,以天然山泉灌溉为主。息烽西山贡米半透明且有光泽,有清香味,煮熟饭后,滑润光亮,清香四溢,口感好。
西山贡米栽种区域通常选择海拔为900~1000米的区域内,水源充沛,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较高,光照充足,通风透气好,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1480毫米,植被丰富,水源充沛,以天然山泉灌溉为主。梯田为主鲍紫红油砂质地土壤为主,土壤有机质、氮、钾、硅含量较丰富,阳地无污染,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少,且相对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生产管理的地块。种子实行精选包衣。息烽西山贡米主栽品种为自己多年选择的抗性强的优质香稻,属于基地生产专用品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