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故事(五〇七)石驸马大街

标签:
大街小巷都有历史 |
老北京的故事(五〇七)石驸马大街


石驸马大街,在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路西。1965年改名新文化街。明属阜财坊,清为镶蓝旗地界。明宣宗年间建此街,至今己近590年历史。
原来的石驸马大街是明代北京城内的一条老胡同名,大概是因明宣宗驸马石都尉的宅第在这里,所以称为石驸马大街。七十四年前,这里有一所著名的大学叫做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72~1977年改为北京一五八中学,1977年又改为北京鲁迅中学,几经变化还是原北京女师大旧址。
“驸马”一词是“驸马都尉”的简称,原本是执掌副车马的官,天子车前陪乘的近臣,是汉代一官名,到魏晋朝之后,凡是皇帝的女婿必任驸马都尉一职,所以“驸马”一职便演变成皇帝女婿的“专称”,而非实官。到清朝把皇后所生女儿之夫则称“额驸”,如果是皇帝与嫔妃所生女儿的女婿则称“硕额驸”。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生有二子二女,长女顺德公主下嫁给昌黎人石璟,其府邸在此街而得名。1478年石璟奉命去南京祭祀宗庙和先帝,年余石驸马在南京去世。
石璟(1418~1479),字廷贵,明代昌黎县石各庄人。其祖父石名初随明太祖朱元璋征伐元军,荣立七次战功,命为武略将军,授德州卫副千户。永乐年间,其父石林改任府军前卫,遂被调迁京师居住。
石璟为人正直不惜得罪得宠的宦官,所以深得人们的敬重。成化十五年(1479年),石璟卒于驸马府,终年61岁。那条石驸马大街也一直叫了四五百年,那个路口以前还有石驸马桥呢。
在靠近新文化街西口的北墙上,曾有一块介绍石驸马大街的牌子,记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期,为了破除封建习惯,取消驸马这个带有封建色彩的地名,才将石驸马大街改名为新文化街。估计也就在这个时期,将鲍家街并入了新文化街,而后鲍家街的地名被废物利用,成了另外一条胡同的名字。但是这块牌子因为金融街的建设,经过拆迁已经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