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2018-03-06 17:36:30)
标签:

可怕

嫔妃

殉葬

制度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老北京的故事(二七九)东井和西井

 十三陵很多人都去过,都知道那里埋葬的是明朝的十三位皇帝,可是殉葬的嫔妃埋在哪里就没人了解了,其实附近就有几座陪葬墓,只不过几乎无人仔细看过罢了其中包括东井西井万娘坟郑贵妃墓神宗四妃墓世宗妃太子墓悼陵等七处陪葬墓。这些陪葬墓遗存不多,缺乏观赏性,甭说外游客,北京本地游客也很少顾。  

东井在昌平区十三陵镇德陵东南侧馒头山下,坐东朝西。现存部分外罗墙和内罗墙,殿堂柱石,墓冢之前有一通无字碑。传说解放前当地土匪试图盗发,挖了几个洞,其中一个已达地宫顶券,但最终没能得逞。西井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处留有一通无字碑。西井坐西北,朝东南,正对着远处的十三陵水库。

东井和西井的由来既有传说又有猜测,是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流传主要两种:有的说是成祖十六妃(又说三十)殉葬墓,也有的说是成祖永乐十八年七月薨世的昭献贵妃王氏和永乐十九年三月薨世的昭顺贤妃喻氏的陪葬墓。

殉葬的成祖十六妃,按《明书》、《国榷》等史料记载,成祖驾崩后,缢死韩氏等十六位朝鲜人(三十位宫妃)殉葬。《李朝实录》记载“及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其中谥号可考的有康惠庄淑丽妃韩氏、康靖庄和惠妃崔氏等。韩氏谥号出自《朝鲜王朝实录》。她们是否真正葬于东、西井,哪几位葬在东井、几位葬在西井,还有待以后更多的考古发掘来证实。顾炎武京东考古录·昌平山水记》认为葬之东、西二井。忠敬昭顺贤妃喻氏(?1421年),生平事迹不详,从她死后能葬在十三陵区内,推测她应该是明成祖的爱妃之一,死于永乐十九年三月。《明太宗实录》卷二三五、二三七:永乐十九年三月甲申,贤妃喻氏薨。上辍朝一日,赐祭,谥昭顺。丧葬礼视昭献贵妃云。永乐十九年五月,加谥昭顺贤妃喻氏为忠敬昭顺贤妃。

此地人都说殉葬的墓穴没有墓道,下葬时用绳索直接下去,所以称究竟怎样,没掘前谁也不能确定。从现存遗址上看,东西二井与其他陵内的陪葬墓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在规格上还要超过一些其他陪葬墓。东井,俗称东娘娘宫,西井俗称西娘娘宫。

《昌平山水记》东井、西井并重门,门三道,殿三间、两庑各三间,绿瓦周垣。经实地查看,东井、西井现存享殿基址俱五间。《明会典》言长陵十六妃俱从葬,但谥多不可考。

西井东井的规制相同南北长233米、东西宽115.30米,三道门上堆有碎砖残瓦,享殿五间,进深三间,殿基及柱础尚存,东西长29米、南北宽17米。围绕享殿建有内墙,残留部分高2米、厚0.55米。左右两庑已垦为农田,基址不存。殿后21米处立无字碑一通,悉如东井之碑,碑高2.10米、宽0.90米、厚0.28米。坟残高约10米、直径25米。

园墙宝城部分建于山腰处,后部保存尚好,依山建筑,内高外低,残高2.5003~3.50米、厚1米。墙体以大小城砖垒砌,内填灰泥及碎砖,内外表皮涂一厘米厚的灰泥,再刷以红色粉子。据说西井在解放前被盗。

西井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坐西北,朝东南,正对着远处的十三陵水库。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处留有一通无字碑。

《明太宗实录》永乐十八年秋七月丙子条记载:“贵妃王氏薨。妃有贤德,……甚为上所重。上晚年有疾,间或急怒,宫人惧谴,妃委曲调护。盖自皇太子、亲王、公主以下,皆倚赖焉。至是以疾薨,上恸悼之,辍视朝五日,赐祭,谥昭献,命丧葬悉如洪武中成穆贵妃故事。”《李朝实录》亦载,“帝宠王氏,欲立以为后,及王氏薨,帝甚痛悼。”成穆贵妃孙氏为明太祖爱妃,祔葬孝陵前,太祖下令“有司营葬,厝于朝阳门楮冈之原……四时祭祀,每岁时节序忌日,礼部备仪物祭之。”拥有自己单独的园寝。万历《明会典》对王氏丧礼的记载,也有“开茔域,遣官祀后土”的说法,这说明甚为成祖所重的王氏,也和成穆贵妃一样,是自有园寝的,而位于长陵左侧尊位的东井,很可能即是王贵妃的墓园。

园寝地处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地面残存建筑遗迹,以残墙及柱础石为主。园寝前方后圆,与西井相似,类帝陵规制。享殿柱础石遗存较多,排列整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两侧有享殿围墙,以大小城砖垒砌,抹有灰泥并涂红土。殿前左右配殿今已不存,仅左配殿残留几个柱础石。殿后按西井规制,应有三重门、隔墙及琉璃影壁等建筑,但现今已杳无遗存。再远立无字凤碑一座,碑首云凤纹,与西井、万贵妃墓无字凤碑同立于嘉靖朝。碑后宝顶,据说因上世纪90年代遭人盗掘,被文保部门砌成了水泥砖石结构,看着颇为怪异。宝城同西井,亦建于山腰处,部分保存完好,远观内里用城砖包砌。南北园墙保存较好,墙皮抹灰泥刷红粉与享殿墙相同。

东井北园墙。外皮用城砖,内以碎砖残瓦垒砌,瓦片有绿、黑、黄诸色,并填以灰泥,内外墙皮抹灰泥涂以红土。正德四年(1509年)四月修成明孝宗敬皇帝实录》曾载,弘治年间曾“修长陵东、西井香殿及厢房墙垣。”今日残墙可能即是当时遗物。

墙体内部的碎砖瓦填充。之前在别处园寝,多次见到黑琉璃瓦出现在园寝围墙等处,并有残破琉璃瓦嵌入墙体中,初时很是不解,因为黑色琉璃瓦一般为神厨、神库等祭祀类建筑所用,偶尔有配殿参用(田贵妃墓即思陵,配殿用黑瓦),初时以为后世村民田耕堆砌而成,现在看来是被用作了填充的废料。

东井、西井一共埋葬了多少位殉葬的嫔妃,具体都埋在哪里了,没有记载,至今也不得而知。只知道有忠敬昭顺贤妃喻氏康惠庄淑丽妃韩氏、康靖庄和惠妃崔氏等号的,以及贵妃王氏。

多少年轻的女子被迫随着皇帝的死亡一起断送了生命!生是皇帝的玩物,最后还要随皇帝一同去死。令人毛骨悚然的社会制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