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故事(九六)牛栏山

(2017-05-16 22:27:02)
标签:

古老

北京

历史

久远

分类: 古老北京

老北京的故事(九六)牛栏山

 

牛栏山在顺义区城北10公里,东邻潮白河,西接牛栏山镇。

牛栏山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这里出土的三足鬲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历史记载,清康熙年间,牛栏山已成集镇,店铺数百家。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曾来此品酒,并写下独一处牌匾。

顺义县,在唐朝末年称为顺州。五代晋天福初归属辽国,辽代称之为顺州归宁军,后又改为归化军,属南京道。在宋朝宣和四年(1122年),金人将顺州归还宋朝,赐名为顺兴。金代仍然叫顺州。元代废县存州。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顺义县,早年归属顺天府,正德八年(1513年)改属昌平州。清朝仍然归属顺天府。 1998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北京市撤销顺义县设立顺义区的批复。

古镇牛栏山始建于1368年,是京东八大古镇之一。境内坐落的牛栏山又名金牛山,相传山洞中有金牛出现,故曰牛栏山。

故事是这样说的:很久以前,这里穷山秃岭,土地贫瘠,到处是一片荒凉。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后来,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条金牛,它白天不知疲倦的耕耘着山下的荒地,夜晚悄然无声地安息在山上的一个洞穴里。寒来暑往,几易春秋,金牛辛勤的劳动,终于耕出了一片肥沃的良田。金牛的勤劳被一个富豪恶霸知道后,他企图把这条宝牛据为己有,给自己创造财富。于是,便暗暗的窥视金牛的行踪。一次,在金牛小憩到潮白河边饮水之际,他硬把金牛往家里拽。金牛不从,这个恶霸气恼的打掉了金牛头上的一只角,金牛一声嘶叫,忽然间便没了踪影。
    牛虽没了,在金牛耕耘出的
沃土上,人们春种夏收,盖房修路,繁衍子孙,这里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小镇。人们十分怀念金牛,就把这座小山起名为牛栏山,希望金牛永远留在这里,为百姓造福。

牛栏山北有一孤山名灵迹山,唐代建有灵迹院,俗称头陀寺。金牛村内有元末明初建成的元圣宫,旧称真武庙,有殿层。清康熙十七子过院时,曾赐金光宝相匾。现元圣宫在牛栏山一中院内,保存完整。

在乾隆年间出版的《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三十八》中有一段关于“牛栏山”地名历史由来的描述:
    【原】县北二十里为牛栏山,山上有洞,俗传有金牛出焉,至今洞前石壁为小槽形,名曰饮牛池。山北里许有小山,昔有仙人骑牛来游,因名灵迹山。宋王曾上辽事曰:“顺州至檀州渐入山,牛栏当其要路也。山之东麓,潮白二河合焉,有龙王庙。山之东南为漕河营,有城二门,把总一人守之。(《昌平山水记》)【臣等谨按】《畿辅山川志》:亦名金牛山。【原】辽置牛栏都统领司。(《辽史-百官志》)【补】帝次牛栏山,欲尽戮汉军,穆呼哩以舒穆噜拜达勒可用,奏释之。(《元史》)【原】牛栏山改名顺义山。(明《一统志》)【原】牛栏山与狐奴山相望,其第三峰腰带间一洞,相传曾有金牛出食禾稼,田畯逐之,遁入洞穴,有投以甎石者,辄闻水声,或以物掷之,良久自山旁白河浮出。其北里许灵迹山(靈蹟山),二山一脉,前山石身负土,后山土身戴石,前大后小,行人总以牛栏名。(《长安客话》)。

这就是文字的记载了。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皇帝经过顺义县城时,写诗一首,描写了那里白河岸边、杨柳花开,春耕遍地,安乐民情。

行行過縣城,陌柳颺烟輕。

白水橋為渡,青郊塵不生。

藩宣察吏治,保障厪民情。

安樂真安樂,春田雨遍耕。

除了史书上的记载和传说,牛栏山还有“牛栏八景”这就鲜为人知了。

    碧霞春晓。在牛栏山上建有碧霞宫佛殿,下临白河。春日阳光下,岚影波光,上下掩映,殿宇妆束,浓淡相宜,峰顶晨烟带湿,佛阁钟声久远。

    粮墩远眺。相传是辽萧太后所建以望白河运粮之处。因白河上通密云,下接天津,密云粮饷、木材,均借此河运输。在牛栏山后边设有停泊处。站在望粮墩上,可见白河中来往运输帆船。

龙潭映月。在牛栏山后,北濒怀水与白河合流处,东有龙潭;西有灵泉。每至夜晚,龙潭中映出一轮明月。

古洞云风。在牛栏山中峰,有洞向阳,前面有石槽,槽内水长流不涸,晨雾缭绕时呈现仙景。

石梁蟹火。在牛栏山北部,怀河之上建有石桥一座。秋初群蟹纷集,捕者在夜间持火,火光与星月互相辉映。

平沙落雁。白河两岸有大片沙滩,每逢春夏季节,有无数只大雁在此栖息、繁衍,形成了牛栏山的一大景观。

清浊流芬。在牛栏山怀河、白河汇合处,怀水清,白水浊,同流数里,清浊分明。

史渡金鳞。在牛栏山东侧,史家口村东有渡口,白河中出产金翅金鳞的大鲤鱼,此鱼为皇宫贡品。

牛栏山,除了酒徒们喜欢的二锅头之外,还有历史、传说和牛栏八景,不知道酒徒们知道不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