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妪参加百叟宴说起

标签:
基础知识影响一生 |
分类: 人微言轻 |
从众妪参加百叟宴说起
10月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第二天早上北京电视台在“早间新闻”里播出了一条消息:北京市丰台区幸福里养老中心举办百叟宴温暖老人心。展现在镜头前的一位位老妪幸福的乐开了花,嘴里吃着花糕,桌上摆着上尖的寿桃,还有人为老妪为上彩色纱巾……观众确实看到了养老院的一片苦心,可是让人想不明白的是:既然是“百叟宴”怎么出镜的都是老妪呢?
养老院的文化水平不够,可是作为北京电视台的记者、编导、审核、签发、台长最少也应该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吧?咱不说他们的英语水平有多高,中文水平应该不成问题吧?认识字应该做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这“四会”,这是识字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不一定能够做到。他们一般都会读、会写,这个字的意思和怎么用许多人都不会了,学校也没有要求。尽管这些学生后来大学毕业了,但是误人子弟的小学的基础知识没有打好,到了北京电视台就露馅了。
北京市的民政部门常说起“孤寡老人”一词,他们也是不清楚什么是“孤”,什么是“寡”。所以总是说错了,而且一错到底,不愿意改正。
“孤”字《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孤儿;单独。
“寡”字《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少;淡而无味;妇女死了丈夫。
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老头,如果家庭和睦、人口众多,就不需要特别照顾了。所以,他们所说的“孤”其实指的是丧失了妻子的老头儿,那叫鳏夫。
北京的民政部门应该说“鳏寡老人”!
《赵威后问齐使》中齐国的使者说: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意思是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不就是我们今天民政部门正在做的工作吗?只是由于不清楚“孤、寡”的意思,就忘了鳏夫!
看来,我们的基础教育万分重要,决不可轻视。识字一定要做到“四会”绝不是一句空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