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研讨会落下帷幕

标签:
秸秆利用生物质能 |
分类: 资源利用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副部长马继红、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蒋省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徐志宇、中国投资协会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庄会永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潘永钢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曲睿晶分别主持了会议。
蒋省三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8亿多吨,如全部用来燃烧,可折合约4亿吨标准煤的热值;如用作饲料,折算相当于2亿吨粮食。秸秆蕴藏着丰富的能量,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然而,由于政策不够完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秸秆利用研究与推广脱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都不高。一方面,目前我国在每一个发展领域的技术研发和设备改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很多综合利用企业还是存在盈利低、产品推广困难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每年又有大量的秸秆浪费在田间地头或被焚烧浪费,造成污染,因此,探讨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使农民增加收入、综合利用企业盈利、秸秆的环保问题有所改善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徐志宇在《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现状及相关政策》中详尽的介绍了目前秸秆的十八种用途,让与会者大开眼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在《我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的途径和成败关键》中清楚地讲述了秸秆作为能源利用的关键问题。中国投资协会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生物质能中心以及企业的教授、专家们就秸秆的回收利用政策、发展现状、产业模式、实践经验、集储装备发表了精彩演讲。
下午,代表们驱车前往中农绿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涿州中试基地参观,亲眼看到了中国生物天然气的全产业链,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产生生物天然气,成为永不枯竭的油井。产气后的残渣作为水稻的育秧盘又节省了大量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