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2015-01-26 11:08:36)
标签:

美食

分类: 锦绣河山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好像全国各地可能都有沙县小吃,真就那么凑巧,这个月我出差到福建三明,下了火车车站就在沙县,一家科技公司前来接我的人带我去了沙县小吃城,品尝了真正的沙县小吃。据他说这里除了小吃城外原本还打算再建小吃一条街,可是目前萧条的状况好像建不了了。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这里的小吃店可不像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店那样小,更不像北京的那样昏暗,小吃品种也比北京的丰富,更像是一家中等的饭庄,不过整个小吃城也就有三四家在营业,其余的都闭门谢客。

据介绍,沙县小吃历史悠久,始于1600多年前的东晋义熙年间。这里的先民都是中原各地汉族的后裔,所以使得沙县小吃蕴含着古老汉族饮食文化的底蕴。

    沙县地处闽西北山区的沙溪下游,在旱路难行的古代,这里曾经是相当繁华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当时的城关真可谓“江中百舸争流,陆上商贸云集”,闽西北和闽西一带的大米、木材笋干茶叶香菇土特产,大都汇集到沙县,再通过沙溪、闽江运至东海之滨的福州。因此,福州、汀州、闽南尤溪莆田以至江西浙江等地客商,都纷纷到这里经营药材布匹、山货、鱼货、凉果等等,不仅促进了沙县小吃的繁荣,而且使它既有福州、闽南一带的特点,又有汀州一带的客家的风味,制作比较精细,口味清、淡、鲜和用料以米、薯、芋为主,制作比较粗放,口味咸、辣、酸两大流派。

    当初,沙县的商贸以小店、小贩居多,他们对饮食既有所讲究、又不想花大钱,便使得那些省时省钱、方便简捷的食品应运而生,也成了他们的日常饮食,这就是最初的沙县小吃,就是一直延续至今天的沙县小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口味大众化,价格平民化,市场准入成本低。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据说沙县小吃品种多达240多种,传统名牌小吃有50多种,可是即使在它的发源地现在也远没有这么多。今天在沙县能够见到的好像最多也就是获得过中华名小吃称号的36种了,其中,翡翠饺、水果塔、菊茶酥、双色马蹄糕等十余个还品种被评为福建名小吃。而走向全国的主要是扁肉(即馄饨)、芋包、烧麦、包心豆腐丸米冻、米冻皮、喜祭、鱼丸、花椒饼、泥鳅粉干这十大品种。所谓的240多种可能要到史书上去查阅了,恐怕历代县太爷、当今县长也没尝过吧。

沙县小吃,一般分为米、豆类等,米类有炒白祭、鸭汤粉干、米冻皮、喜祭团……;类有馄饨拌面烧麦花椒饼荷叶包……;豆类中有夹心豆腐丸、玉卷豆腐、煲豆腐、梅花豆腐……;其他的还有芋包、牛粉肠夏茂烤鸭等。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在沙县说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是福建著名商标,沙县也先后获得了“中国小吃之乡”及“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的称号。不过,我在这座小吃城里看到,诺大的小吃城里,开张营业的也就街面上的三四家,其余的都是“锁将军”把门。陪同人员告诉我,这里原来也是生意兴隆,又处在高速公路的出口,车水马龙,高朋满座。自从国家开展持续“反腐败”以来,就餐的人急剧下降,就连宾馆、歌厅、也都停业了。看来吃政府饭的生意如今是不行了,只有22万人口的一个小县,县城里又能有多少人呢?周围有没有合适的旅游景点,仅仅依靠政府官员吃喝、依靠“沙县小吃城”这个国家4A旅游景区的维持是远远不够的。不过也可见当初吃喝风的强烈程度了。

    据了解,遍布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已经成为沙县的主要产业之一,全县在外经营沙县小吃达1万多户5万多人。

    据我的观察,沙县在全国开的店,并不是专门销售沙县小吃,而是以盖饭、黄焖鸡米饭等快餐为主。小吃费工费力,价格低廉,盈利不大,所以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小吃店全部消失,比如西四小吃店、王府井小吃店、虎坊桥小吃店等早就不见了踪影。然后是近年来四川小吃、成都小吃、重庆小吃的集体失踪。虽然如今到处都有沙县小吃店,可是并不火爆经营水平、经营策略远不如以前的川渝小吃。缺少统一的标识、统一的菜品、统一的价格、统一的装修、统一的服饰……,而是各自为政,甚至非沙县人也在经营。这些都是沙县小吃走向全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发展,就得半途而废。

    占地6.67公顷的沙县小吃文化城面临着重新的市场定位,规划中的840公顷后续工程是否继续?如何进展都面临重新选择。

    各地的沙县小吃目前的状况似乎也不妙,网上一片要求承包、转让的呼声。北京小吃、川渝小吃已经退出了市场,下一个就是沙县小吃?我们将拭目以待。

    关于城市小吃的问题,北京市政府一直希望统揽全局,给市民一个安全、卫生、快捷、品种丰富、又不失北京特色的早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几起几落,始终也没有好办法。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就是老字号饭庄开办早餐,品种不算太多,但是都具北京特色,适合北京人口味。洋快餐也在做早餐,既有汉堡、可乐,也有油条、豆浆,看起来很卫生。也许这倒是沙县小吃的一条出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