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西游》第十六篇 收得沙僧
(2017-07-27 09:12:17)
标签:
国学教育经典文化 |
分类: 道西游 |
好,我们现在继续,看一下西游记第十六难收得沙僧。我们从电视剧里看到,尤其是最老版的八六版的西游记,它里面第十五十六难,是连在一起的。第十五难是流沙河难渡,第十六难就把流沙河的妖怪给收了。这个情形,跟我们现在的一些商业活动很像,比如这个人能力很强,但他是独立的个体,没有组织,被组织驱逐了。我们有些事情遇到他呢,他会给我们设一些障碍。可是呢,往往经历障碍之后,感化了他,然后他成为我们团队中的一员。
好,我们看一下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们先看第一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解释是这样的,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顶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周而复始。这是书本上的解释,这章呢,正好儿就是收沙和尚,凡是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收了沙和尚以后,取经队伍就齐了。这期间沙和尚的状态,就很符合道德经刚才这一段。
沙和尚在流沙河里面,无论他怎么样,他都是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顶点,因为他要在这流沙河里等,坚守不变。如果他心境变了,做不到致虚极,他就会乱跑,我们都知道,他没有办法乱跑,因为他被贬到下界,就罚他在流沙河里,只能在这里。这时候他只有使心静下来,坚守不变的生活,“致虚极,守静笃”。之后,当唐僧一行到来的时候,当他们一起去走的时候,“万物并作”,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他加入到队伍,队伍齐了以后,后面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吾以观复”。
好,我们回忆一下,当年压住孙悟空的,是五行山。现在西行队伍有多少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也是五个。世间说的五行、五脏、五音、五色,等等等等,都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说,当形成五的时候,就是一个循环往复。就好像我们的手有五根手指,那么,我们用手做什么的时候,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无论他是握呀,提啊,粗大动作、精细动作,都是循环往复,这是关于五的一个道理。
继续往后看,“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根本,这是共生的过程。比如我们收拾房间,特别乱,我们去收拾,其实就是一个归位的过程,什么东西该在哪里,就在哪里。
该在哪里呢?“归根曰静”。我们还以收拾房间为例,这个房间,它如果是一个家,家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呢?就是你回来,有一个清静的感觉,那么我们就更乐意回家。如果说回到家以后,都是负能量,各种吵闹,就不想回家。
“归根曰静”,归根是静,静是什么?“静曰复命”,静,就是复归于生命。“复命曰常”,复归生命就叫做自然;“知常曰明”,认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知常,妄做凶”,不认识自然规律,轻妄举止往往会出现乱子和灾凶。
道德经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情,要归根于一个静,复归于生命原始状态,原始状态就是自然。后面说了认识自然和不认识自然,分别会出现什么问题,其实就是讲,要顺其自然。
我们去想,他们这一路上,发生了种种灾难,是不是在中间起了一些嫌隙,一些抱怨,哪怕这些抱怨,可能在我们听来微不足道了,但是,如果心中没有,是出不来的。比如说有人懒了,说,走着去多累啊,飞去多好。有人飞不了,他只能走去。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抱怨,负能量的气就已经出来了。有一句话就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们去看前面儿肯定会有一个磨难阻止你。而阻止你的这磨难,往往和你之前的那个抱怨能对应上。
真正合一的时候,要相互照顾,无论我有多大能力,融入团队就要适应大众;无论我能力有多差,融入团队就要奔着往前去行。我们只要有勇气,去掉我们自身的问题,就可以更好前行。有一个词是勇士,勇士,就是勇气带着你前行。勇于把自身问题去掉,就能更好前行。
《道西游》第十六篇就到这里,谢谢您的聆听,感谢关注静闻道。诵道德经,读西游记,欢迎留言互动探讨,一起《道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