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cimg.itc.cn/sblog/j5c976ce425f70228ff2bbd711fd0306c
旅美作家章小东在《吃饭》里说:“每一个人都要出去找饭吃的,到了吃饭的时间,连佛也要出去找饭吃。佛教里的《金刚经》就是从吃饭开始的,这是最平常的事了,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常人,更要以平常心对待。”吃饭实在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大事,是可以上升到“吃饭哲学”的。
我一时好奇,百度了一下《金刚经》里是怎么从吃饭开始的:《金刚经》在开始的时候,有这么一段佛陀日常生活的记录:“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一段日常生活,应该是佛陀每天的生活程序,也许在每次说法前都是一样的,据说在别的经中都不记,单单在《金刚经》中记了这么一段。学者沈家桢从持戒修福的观点来研究这段经文:持戒简而言之,就是过有规律,不害众生的生活。“尔时世尊食时”,可以看出佛陀有一定吃饭的时候,吃饭时间有规律。再看佛陀每天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这是佛陀的戒律。去乞食要穿上整齐有礼貌的衣服,要有威仪。六七十岁的人了,身边有这么多的弟子,他还是每天亲自拿著笨重的大饭碗去乞食,而且他入舍卫大城乞食,是依家而乞,并没有挑选,到皇宫乞食如此,到贫穷人家乞食也是如此。此种的以身作则,不但示范持戒,也示范修福。
再看经文“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都是有条不乱,多么安详庄严。吃完饭,收了衣钵,洗了足,马上就敷座而坐。想想我们现在,吃饭时,常常是这个菜好,那个菜不好;不但吃完饭后很少能静得下来,连在吃饭的时候,也是一边吃,一边看手机、看电视、看报纸,转念头,谈生意,或者生气发火,何尝有一刻是真正静下来的,更不必谈入定了。
http://sucimg.itc.cn/sblog/j6e2029f6477a705fd12076223fd3db4c
http://sucimg.itc.cn/sblog/jb0a9e7893f691cc2e0b398923e3220c9
http://sucimg.itc.cn/sblog/j4bd820e52c19be1ede37e46ab697c4e7
【卤水鸭胗】
食材:鸭胗;卤水汁:生抽、老抽、冰糖、草果、八角、桂皮、香叶、香葱、盐、花椒、辣椒粉、姜片;
步骤:
1、鸭胗撕掉黄白色油质和内膜,洗净,切片;
2、处理好的鸭胗放入香叶、八角、料酒的沸水里汆烫几分钟后捞出,冲去表面血沫;
3、将放了生抽、老抽、冰糖、草果、八角、桂皮、香叶、香葱、盐、花椒、辣椒粉等调味料的水烧开后,放入鸭胗,继续煮十分钟左右,关火,让鸭胗在卤水汁里浸泡凉透至少半天以上;
4、捞出鸭胗,沥干水份,凉拌或炒,也可以直接当零嘴吃;卤水汁可以重复使用一次。
http://sucimg.itc.cn/sblog/j7a57c2ab313ac5f934d13133710bc9fe
【贡菜拌卤鸭胗】
食材:贡菜、卤鸭胗、蒜瓣、生姜、红尖椒、香葱;
步骤:
1、贡菜用冷水泡发,洗净,切寸段;
2、蒜瓣、生姜、香葱分别切碎末;红尖椒切细圈;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碧芝悠游,博物馆里的前世今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