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病
(2022-07-21 23:33:23)分类: 中医药 |
单纯性肥胖病
单纯性肥胖多指营养过度,摄取超过人体消耗热能而致的脂肪积聚,形体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但无明显的内分泌功能障碍者。
【临床表现】
临床上多根据体重、体量指数、腰臂的肥胖度,体指含量结合临床表现诊断单纯性肥胖症,但需与继发性肥胖症做鉴别。
【诊断标准】
根据《西医内科学》1999年五版制定标准结合国内美容学方面书籍大致归纳以下几点:
1标准体重:
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数-100)0.9〔女性0.85〕,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19%为超重(计算方法见4.肥胖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的30%-50%以上为重度肥胖。注:体重要在光线充足的室内穿衣服脱鞋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0.1kg)使用有支柱的可移动的台式磅称进行测量,身高以不穿鞋,以cm为单位(精确到0.1cm)。
2体重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
1977年WHO公布:正常BMI≥为 18.5-2409:
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了亚洲成年人BMI正常为:正常BMI为18.5-22.9;
3腰臀比:WHR:是描述脂肪分布类型的一个指标
腰臀比=腰围W/臀围
正常成人WHR
超过新值为中央性(又称腹内或内腹型)肥胖,低腰臀比值称周围性肥胖。
注:腰围即测量肋骨下缘至骼前上之间的终点的经线。
臀围即
4肥胖度:
计算值为=10%属正常范围,>7%为超重; 20%为肥胖
20%-30%为轻度;>30-50%为中度; >100%为病态.
5脂肪含量:《根据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症学术会议》
1>
男性>20%
2>
5其它:CT和MRI是诊断内脏型肥胖最精确的方法,一般是采用脐孔或第4-5腰椎间水平扫描计算腹内脂肪面积,通常≥120cm作为内脏性肥胖的诊断指际。但价昂且不适于群体调查。此外,还有学者按腰围量>102cm,女﹥88cm定位中央型肥胖。
【辩证分型】
1胃肠实热症:身体健壮 食欲亢进 丰食多餐 精力充沛 面色红润 口舌干燥 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 脉滑有力 此型多见青少年,产后,妊期妇女
2肝郁气滞型:身体丰腴 食欲亢进 性情急躁易努 肋痛 经少或闭经 经前伴有乳房涨痛 烦热 口干 咽干 大便秘结 舌红 苔黄 脉滑而细 此型多见青中年。
3脾虚痰浊型:身体臃肿 饮食如常 伴有胸闷 气憋气乏力 倦怠 心悸 腹涨 下肢浮肿 舌胖大有齿痕 苔白或白 脉细或细滑 多见中老年妇女。
4脾肾阳虚:身体肥胖日久 饮食如常 困倦乏力 嗜睡 气短 水肿 腰腿软 性功能减退 舌质谈红 白腻 脉沉浮无力 多见于肥胖病兼高血压 心脏病等合并症者以及中老年。
此外,临床上还有其它脏腑偏胜偏衰的情况,如其血瘀型,心肺气虚,心脾气虚。阴虚内热等等,但因少见,故灵活掌握,不必拘泥。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肥胖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1 显效:体重下降>5 kg(腰围减少>5cm,BIM下降 1.2)
2 有效:体重下降3-5kg(腰围减少3cm以上,BIM下降0.75)
3 无效:体重下降
>3kg
【治疗方法】
针刺综合治疗即指将耳针、体针、中针等结合起来共同达到调脂减肥目的的综合疗法,临床实践证明,综合疗法优于单纯疗法。
1 耳针:
j主穴:口、食道、脾、胃 耳中
k配穴:胃肠实热配肺 大肠 肝郁气滞配内分泌子宫 卵巢 肝 胆 肺 大肠;脾虚痰浊〔配:三焦 肺 大小肠;脾肾阳虚型配三焦 肾 兴奋点穴 内分泌 肾上腺。
局部肥胖加臀 腹等
l操作:先在耳穴相应的穴区内寻找3-5个压痛点或敏感点,常规消毒后(耳针
药粒 磷珠 耳穴及医生手指),将掀针或药粒或磷珠置放于0.8
2 体针:以辩证选取为主,加局部(上腹、梁门、建里;中腹外陵、滑肉门;下腹水边外陵)
1)
2)
3)
4)
3 电针:
可在辩证选穴的基础上配好穴位。(负极接主穴,匹极接配穴,)在行针得气的基础上,接好正负极。
常用穴有天枢,大横 气海 梁丘 足三里 公孙,(太白),等
使用G-6805型电针,送连续波或疏密波,持久续刺激20-30分钟隔日以10-20次为一疗程,刺激强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度。
此外临床还有拔罐法,炙疗法,接摩法《光炙》等以及各种疗法联合使用的方法,以耳针为主结合针炙其它方法联合使用是当今临床上方便快捷应用为景广泛,的方法,值得深入研究,针制成肥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