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记忆:扔黄瓜的杂役工
标签:
反法西斯战争 |

1942年4月,在菲律宾的巴丹半岛上,有一支数万人的美军战俘队伍,在炎炎烈日下拖着虚弱的身体慢慢前行。突然,一个战俘滑倒了,他试图挣扎起来,可是力不从心。几个日本兵跑了过去,恶狠狠地朝他虚弱的身体连轧四五刀。鲜血流了出来,他试图挣扎重新回到队伍,但失血过多的他再也站不起来了。
高温酷暑的行军已经持续三天。战俘们得不到水和食物。日本兵接到了秘密指令,最大限度地减员这些美国人。战俘们饥渴难忍,当他们经过一个水塘时,看到水面上泛着绿色的青苔,成群的蚊蝇在上面飞舞,队伍出现了骚动。一个人朝水塘跑去,又两个人跟了过去,又追上去了三个人。几个日本兵举起了步枪,枪响了,有六个人倒在了水塘旁。
经过臭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军,美军战俘死亡大半。活着的有两千多人被押送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沈阳战俘营。
然而在沈阳这些战俘的恶梦并没结束。他们缺医少药、营养不良、受尽虐待、还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有三个战俘实在不堪虐待越狱逃跑,被抓回后即刻处以了极刑。
极度饥饿的罗兰德·凯尼斯终于倒下了。他似乎做了一个梦,梦见慈悲的上帝扶了他一把。他醒了,突然发现身旁有一个黄瓜,他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仔细看,确实是一个黄瓜!他望了望周围,只有一个在监狱做杂役的中国人,他悄悄拿起黄瓜吞食起来。
他感觉好了一些。他躺在那里,过了一天,又做了一个梦,又梦见美丽的天使飞到他的身旁。他再次惊醒,发现旁边又有一个黄瓜!他望了望周围,仍只有一个做杂役的中国人,他再次拿起黄瓜吞了下去……。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突然接到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转来的一封信。发信人是一个80多岁的美国老兵。他提出要帮助一个正要报考大学却又交不起学费的贫苦学生。信中写到:
“我是一个老兵,曾参加太平洋战争并被日军俘虏。我想尽我经济上的可能来帮助葛欣。葛欣的爷爷葛庆玉,是我在40年代早期、在沈阳监狱作为日本人战俘认识的。葛庆玉是美军战俘的好朋友。我总觉得我应该尽我的可能帮助他或他的后人。我知道,葛庆玉已经去世了。他留下他唯一的孙女葛欣,她即将高中毕业并将报考大学。
过去葛庆玉善待了我们战俘。现在我想除了用我微不足道的力量来帮助他孙女葛欣的学习,没有更好的方式来面对葛庆玉的回忆。
我现在想汇1000美元帮助葛欣的学习,这些钱将汇至葛欣所选择的大学。如果你能告诉我怎样处理这件事,我将不胜感激。”
写信的人就是60多年前饿得奄奄一息的美军战俘罗兰德·凯尼斯。葛庆玉就是60多年前在日军战俘营中悄悄向罗兰德·凯尼斯扔黄瓜的杂役工。而60年后的最终受益人是:葛庆玉唯一的孙女葛欣。
2005年8月19日,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举办隆重活动,表彰60年前葛庆玉悄悄向美军战俘扔黄瓜的壮举。葛庆玉已经去逝了,他唯一的孙女葛欣兴高采烈地参加了美国总领馆的活动。
美国政府在表彰证书上写道:“为表彰他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对关押在中国沈阳战俘营美国战俘的协助,美国政府和人民将铭记他们的人道和勇气,因为只有那些勇敢和真挚的朋友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协助美国战俘。”
60多年过去了,孙女葛欣从未在意过她的爷爷以前做过什么,只知道她的爷爷是个穷困又让人瞧不起的杂役工。但她没有想到,美国政府和人民至今仍铭记着她爷爷的人道和勇气,美国战俘一直将她的爷爷视为日本战俘营中最伟大的中国英雄。
注:谨以此文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http://blog.sina.com.cn/qulimin159
附件:《曲力民给罗兰德先生的回信》
尊敬的罗兰德·凯尼斯·特沃瑞先生,您好!
您的来信已经收到了。我不知道您是如何知道我的姓名、我的地址等。您我二人素昧平生,但我首先要感谢您对我的信任。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您作为反法西斯老战士,在太平洋战争中做出了贡献。在此,我谨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
接到您的来信后,我与葛欣的家人进行了联系,他们非常感谢您对其祖辈的评价及对其后代的帮助。经过商谈,他们同意待葛欣考入大学后,将学校的账号通知于您。这样,您资助的款项可以直接汇入葛欣入学学校的账户,以交纳葛欣入学的费用。
葛欣表示,她决不辜负您的期望,努力学习,象其前辈那样,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做出自己的贡献。
沈阳美军战俘营的一些建筑至今仍然存在。欢迎您有机会来沈阳访问。
最后,祝您健康长寿。
辽宁省外事办公室
处长曲力民
2005年4月27日

加载中…